第8页

老吴没多想,道:“有点样子。”

“怎么回事?”队长窦万山听到喊声,从井下爬了出来。

“大学生会修机子,刚才底座松了,都被他给看出来了。”老吴的学徒工才17岁,性子活泼,每天就巴望着出点事情,现在又哪里按耐的住。

窦万山不由的看了眼老吴。

后者点点头,道:“我看他绕了一圈,搭扳手到螺丝上,这才吼了一句。”

“机子停着,也能看出底座松了?”在场的老工人,一听就听出了关键。

苏城憨厚的笑道:“我正好比了比弹线,发现有偏,就正了一下。”

“你怎么想到比弹线的?”

“我看你们都忙,就在磕头机边上转悠了一下,闲的。”苏城信口而言。他检查弹线的确是下意识的行为,但这种行为的培养,却经过了系统培养和教育。

在正经的采油机械维护教程中,像是梁式抽油机这种古老产品,早就被人研究烂了。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有相应的检查项目,例如抽油机震动,就应该检查冲击负荷,联接螺丝、底盘或基础悬空。在1987年的时候,某些国企也许有这样的研究成果,但大抵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用的,具体到基层一线,靠的终究是老师傅的经验判断。

苏城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系统的维修手册,所以用托词代替。

老吴则感慨的摇摇头,道:“我在井站20年了,刚才也没想着去看弹线。”

“人家小苏是大学生嘛。”窦万山抹抹脸,又下井去了。

老吴则招呼了苏城一声,道:“来,我们一起去检查减速箱。”

他说话间,就掀开了减速箱的油槽,将里面给拆了出来。

偌大的箱子中,润滑油和原油混合在一起,下面隐隐约约的还有碎布头,沙石以及砖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