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业道:“高筑墙,缓称王?”
“高筑墙缓称王?”张云猛地一拍大腿,道:“就是这个道理!我说这位兄弟,你这几句话总结的真不错。从这几句话就可以看出来,您的才能比我也差不了多少,不去投奔义军真是屈了您这身材料!”
郭业听这话就感觉非常别扭,什么叫比你差不了多少,那意思是说我不如你?你到底会不会说话呀?
张云察言观色,轻笑一声,道:“怎么?觉得我这么说有些自夸?”
“不敢。”
“是不敢还是不想?”
“呃……”
“别不服气。我来问你,义军不攻破三座府城,除了争取时间之外,还有什么好处?”
“还有好处?这个在下却是想不出来了。”
“想不出来不要紧,我告诉你。不打破州府,义军和僚人还能和平共处。而打下了这三座州府,为了这些府城的归属,两军必有一战。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岂不是白白便宜了大唐朝廷?”
郭业迟疑道:“就算您说的有道理。但是三座府城不能永远不取吧?到时候义军和僚人不是还得打吗?早打晚打有什么区别?”
“不不不。此一时彼一时。再过几个月,义军实力大增,远超僚人。就可以把僚人纳入义军之中,又何必打仗?”
郭业摇了摇头,道:“张军师,您也太异想天开了。我听说僚人杨盛已经一统僚人部落,也是一代枭雄。凭什么你就认为义军扩充实力比僚人快?”
“我这可不是异想天开。僚人的男女老幼加起来才几十万人,杨盛就算再穷兵黩武,又能招多少兵马?”
“你们义军靠的还不是三州百姓?”
“不,除了三州百姓之外,我们义军最主要的,是靠江湖上的各路豪杰。不管是谁,能带一百人来投,卢大帅就封一个五品的游击将军。带五百人来投,就能得封四品忠武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