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6页

朝廷上下谁不知道,魏征虽然快六十了,但是身体很好。这下子主动请辞,不用问,那是被逼的!被谁逼得?那还用问,李二陛下呗。

这还没完,紧接着吏部尚书孔颖达,也在李二陛下的暗示下,上了乞骸骨的奏折。

最后,李二陛下还下了一道圣旨,令吏部清理六十岁以上的四品以下官员。

空出来这么多位置,谁来代替他们呢?

郭业被从礼部尚书调到了吏部尚书的位置上,至于他的礼部尚书一职,则由中书侍郎岑文本接任。魏征的中书令一职,则暂时空置。李行廉以中书侍郎之名,暂时负责中书省的日常事务。

王圭的门下侍中一职,则被李二陛下下旨取消了。从此以后,门下省由四个门下侍郎一同负责,

另外,空悬了几年的兵部尚书一职,也有了主人,那就是大老黑尉迟恭。

至于被清退的年老官员,则由吏部选派能员代替。

文武百官,见到这几份谕旨,又是一阵心寒。即便是作为此事最大受益者的郭业,也感到大大的不妥。

他当然知道,李二陛下此举的目的,是加强对朝堂的控制,然后,再推行他那个真正一统天下的计划。

但是这番人事调动,也实在太离谱了。

先说尉迟恭,大老黑打仗是有两下子,让他当个领兵大将毫无问题。但是他不识字啊,兵部要负责兵员的调动,粮草的配送,尉迟恭这个大老粗如何能干得了兵部尚书?

再说自己,根本就不是当吏部尚书的材料。吏部尚书,有天官之称。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换算到后世来说,那就是厅级以及以下的官员,可以一言而决!

这个官职太重要了,也太敏感了。不是德高望重之人,怎么可能坐稳这个位置?

这可不是不良人,派杨凤怡去武力威逼一下,就差不多了。这个位置上,需要的不是武力,而是威望!而自己呢,威望是没有,臭名倒是闻名于世!

自己当吏部尚书,怎么可能让下面的官员心服口服?还有,原来的吏部尚书乃是孔颖达,自己和孔老头的关系可不错。这次相当于自己抢了他的吏部尚书,以后见了他,可怎么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