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6页

“好吧,这个问题算你过关。听你的口音,不像是河南道的人。你到底是哪的?”

“实不相瞒,在下乃是益州人氏。”

“益州?益州距离此地何止万里,因何来咱们豆子冈落草?”

郭业对此早有预案,道:“实不相瞒,现在天下太平,老百姓安居乐业。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人,越来越少,也越来越不成气候。也只有咱们豆子冈地势险要,名声在外。郭某人要想吃这碗饭,不来豆子冈还真不行。”

“说得也是……不过,你虽然武功不错,但是看你的谈吐,文质彬彬的。可是读了几年书?”

“您猜对了,在下确实识文断字。”

“你既然读过书,人样子长得也不错,干啥不能吃饭,为什么要来豆子冈落草?嘿嘿,英雄好汉,说的好听,实际上咱们就是贼人,靠着打家劫舍为生。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对不起……算了,大部分人都没有后代。但凡有点出路,谁乐意当贼啊?难道说你身上背着人命案子?”

郭业长叹一声,道:“唉!此事说来话长,官逼民反,官逼民反啊!”

“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益州府原来有个弥勒教大行于世,广施符水,普渡众生。在下不才,也是弥勒教中人。可谁想到,从长安城来了个秦国公郭业,非说弥勒教教主天福和尚谋反,把他人家抓走了。弥勒教内也要整顿,与天福和尚无关的可以放过,天福和尚的亲信之人,却要抓捕问罪。”

“你是天福和尚的亲信?”

“那哪能啊。我虽然功夫不错,但习武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平日里犯法的不做,犯歹的不吃,乃是安善的良民。更别提参与谋反大案了。可是那负责甄别弥勒教众之人,趁机敛财。乖乖交钱的,就是普通教众,不肯交钱或者交的少的,就被他们打成天福和尚一党。我一时糊涂,咽不下这口气,就没交钱……结果,硬生生的被他们逼成了反贼……无奈之下,这才带着妹妹四海为家。后来听说了豆子冈群雄的为威名,这才赶来投奔。”

这番谎言,郭业也是早就想好了。天福和尚一案,要说没有个把冤枉的,郭业自己都不信。他冒充一个身怀绝技的普通教众。除非豆子冈的强盗派人去益州打探,绝无可能穿帮。

黑脸汉子听完了,连连点头,道:“这个案子轰传天下,我倒是听说过。只是没想到,堂堂的秦国公,也会冤枉好人,在民间,这家伙的官声还算不错。”

“唉,哪个庙里没有冤死的鬼。再说了,秦国公就是个掌总的。具体办案的,还不是那些事心财黑的小吏。不是有那么句话吗。任你官清似水,难逃吏滑如油。这种事,秦国公也没辙。”

郭业对答如流,黑脸汉子一时间还真挑不出什么错来,但是现在乃是非常时期,就这么贸然把两个生人引入寨中,实在有些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