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妃没想到自己为儿子求情却变成了火上浇油,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了。
伏在地上跪着的李恪心里没来由一慌,不禁埋怨起母亲的愚蠢,随后紧忙抬头制止道:“母妃,莫要求情,此次狩猎儿臣空手而回,父皇生气也实属平常。”
李二陛下发觉自己这个儿子今天有些异样,从之前狩猎出发之前的回答,到现在的空手而回后却非一般的冷静从容,明显跟以前都是判若两人。
于是,他压着心里的不满,疑惑地看着李恪问道:“恪儿,你跟父皇说说,为何你的箭壶满满一箭未发?可是狩猎途中愣是一只野物也没让你遇见?”
李恪只言片语都没有回答,只是摇了摇头。
李二陛下又问:“莫不是路上有所变故?”
李恪还是摇头不语,继续保持缄默。
这下李二陛下真是淡定不住了,喝骂道:“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你竟然一箭未发空手而回?朕自幼随你祖父辗转流离,偌大一个大唐帝国全靠先辈们南征北战枪林箭雨中打出来,我们大唐李家更是靠着马背夺了天下,你身为大唐李氏的子孙,竟然如此不谙武艺?如此废物,如此庸碌,朕要你何用?”
“父皇!”
一顿怒骂下,李恪终于开口说话了,只见他神情激动地哽咽痛哭道:“父皇,儿臣之所以一箭未发,空手而归,并非儿臣路上没有碰到猎物,也并非儿臣无能不擅射猎。而是,而是儿臣于心不忍啊。”
“唔?”
李二陛下也吊起了兴趣,奇问道:“你且先起来,你告诉朕,你这话从何说起?”
李恪恭敬有加地从地上爬起,连身上的灰尘草叶都来不及拍打便拱手说道:“父皇,如今时节正是山中幼兽嗷嗷待哺之时,儿臣若是射杀了这山中野兽,谁又给这幼兽哺乳,谁又给这兽崽觅食呢?儿臣几次欲要挽弓搭箭准备射杀之,可每每到最后都于心不忍,又重新将挽起的弓弩放下。儿臣委实妇人之仁,还望父皇责罚。”
“什么?”
李二陛下惊愕地看着眼前的儿子,满面尽是动容之色,想起刚才自己怒骂李恪的话,李二陛下心中惭愧不已。
只见他怔怔站在原地,口中喃喃自语道:“如今山中正是待哺时节,若是射了母兽便是断了幼兽的生路。唉,朕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关节呢?我儿仁义,较之父皇远胜许多。恪儿,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