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7页

但是,莫要忘了,如今李二陛下的头等大事就是为太上皇极早建造好皇陵。

所以,在皇陵没有修成之前,只要督造司有需要,礼部及工部,乃至其他朝廷各个衙门,都要一呼百应,围着督造司转悠为其服务。

因此,尽管是临时性的虚职,但是督造司的权力在皇陵没有建造完之前,那都是相当大的。

至少,在建造皇陵之事上,一个筹备小组的成员,也就是皇陵督造司的官员,都可以凌驾在各部尚书之上。

至于这个皇陵督造司的官员又有谁人名列其中,高士廉这个督造使自然首当其冲,接下来,礼部尚书崔鹤年算一个,工部尚书唐俭算一个,就连负责皇族事宜的宗正寺卿、江夏王李道宗,都被李二陛下撵过来挂了个名。

剩下的名额嘛,礼部和工部因为属于工程的积极配合单位,所以各自可以推荐一个名额,以便更及时和更有效率地协调好各部工作。

礼部尚书崔鹤年自然不可能推荐郭业,他推荐了麾下头号铁杆,礼部右侍郎赵飞轩。

工部尚书唐俭推荐了工部左侍郎赵明德,此人虽说在工部屈居唐俭之下,却是大有来头,不仅是天策府一系的中坚力量,更是出自广元府赵氏家族。广元赵氏与清河崔氏齐名,分属八大世家之一。

而这位赵明德,年不过四旬,正是广元赵氏家主赵有信的长子。

别看唐俭在外风光,在工部内,往往有时候还要听左侍郎赵明德拿主意。

从另外的层面来看,赵明德在工部也只是历练镀金而已,假以时日履任表上再漂亮一些,关陇世族便会将他推上实权要职,成为真正的骨干力量。

也许,这个赵明德在若干年后,会成为第二个长孙无忌,成为关陇世族利益在朝堂上的代表。

这就是关陇世族培养后继力量的一贯手段。

在确定了督造司的官员名单之后,在某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士廉广发邀请贴,将这些人请到了自己原先在长安的高府。

在督造司成员齐聚高府之后,高士廉将众人请入了平日议事的府内正堂。

江夏王李道宗,礼部尚书崔鹤年,工部尚书唐俭,礼部右侍郎赵飞轩,工部左侍郎赵明德,赫然在场,分坐左右堂内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