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元举道:“没错,确切的说,应该是切磋交流而来。而且人家已经指名道姓了,此番前来长安,就是来会一会长安国子监的贵族子弟。而整个国子监中,真正能称得上贵族子弟的又在哪里?不就在你们书学班中吗?”
卧槽儿!
郭业眉毛一挑,暗暗惊道,这些吐蕃少年郎也真够怪的,找人交流切磋本事又不是找媳妇找老公,还非要门当户对?
吐蕃小王爷领着吐蕃贵族子弟,挑战长安的贵族子弟,书学班的纨绔?
而书学班里都是些什么货色?不是酒囊饭袋,就是好色之徒。
这群吐蕃小崽子说好听点就是找门当户对,找差不多身份家世的人做对手;说难听点,这他妈就是专挑软柿子捏啊!
无耻,真无耻啊!
难怪李二陛下要担忧了,如果书学班这群货色对上这群吐蕃少年天才,那只有完败的份儿。
到时候长安贵族圈的脸面往哪儿搁?朝廷的颜面,大唐的国体又往哪儿放?
往高了说,这就是吐蕃年轻一辈跟大唐帝国年轻一辈的较量。再往上升华,可就是吐蕃国与大唐帝国的面子问题了。
如果书学班这群败家玩意,被吐蕃这群少年天才完虐,那号称天可汗的李二陛下,又往哪儿去存放他那个自诩高人一等的脸面?
难怪他要担忧了,谁让长安的官二代们狗肉上不了大台面,如此的不争气呢?
但是,这跟马元举毛遂自荐来国子监任职有必然的联系吗?难道马周还有信心在短短半个月间,将这群纨绔子弟们统统培训成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的人才?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这话说出去,连鬼都不信,更别说活人了。
突然,他想到马元举刚才还说来着,因为自己也在书学班,他才毛遂自荐来着。
这又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自己是有一肚子的剽窃诗词,但那也是狗肉上不了席,剽窃的东西始终不是自己的,暂时应付下场面还行,真刀真枪拼上了,哪里有人家现场发挥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