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页

当即对着郭业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说道:“郭大人,你看,颉利可汗之事也是你们推测出来的,既不是板上钉钉之事,也有可能是子虚乌有之事。如果在灵州多做耽搁,延误了老奴复旨的时辰,嘿嘿,不太好。”

随后又聪明地补充一句:“再说了,您也不能让礼部尚书李纲老大人久等不是?让他老人家以为您办事拖拉,不堪造就,那就得不偿失哩。”

郭业听闻顺公公这明显是婉拒的言词,心中不由暗乐,如果李纲这个倒霉的礼部尚书真这么看我,哥们就烧高香了,你以为我愿意进长安去趟太子殿下那摊浑水、脏水、臭水不成?

二逼才愿意上那艘烂到沉的破船。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郭业不可能年眼睁睁地错过擒拿颉利可汗一事。

与苏定方对了一眼,只见对方连连使眼色,让自己加把劲添把火。

随即心思活络了一阵儿后,冲着顺公公蛊惑道:“顺公公在宫中有些年头了吧?”

董顺如今四十大几,当今太上皇李渊登基做皇帝的时候就净身入了宫,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熬完了武德十年,又熬到了贞观四年,这才有了今时今日之宫中内侍省中的地位。

对于郭业此问,他尽管不知其真正的用意,但还是很自然地点头表示了肯定。

郭业又问道:“我看顺公公也是有大志向之人,在宫中呆了这么多年怎得才熬了个正六品的内给事呢?以顺公公的才情,能力,还有年限资历,加上您祖籍太原,跟咱们大唐李氏也算是同乡之谊了,不该就屈居在六品内给事上啊。”

顺公公听罢还是不说话,不过郭业这番话倒是引起了他的共鸣。

可不呗,凭啥同等资历的人都多年媳妇熬成了婆,成了内侍省仅有的十位常侍,可他还是继续在内给事的位置上苦苦挣扎。

忒儿他妈不公平了。

郭业见着如此,继续蛊惑道:“如果灵州刺史张宝相大人能够与我们联手,将颉利可汗活捉送入长安,嘿嘿,顺公公,那您就是咱们长安宫里几万内侍的这个啊——”

说完,郭业伸出右手,竖起大拇指,比划了一下。

而后笑道:“想必此事之后,内侍省十常侍中,必有您的一席之地。您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