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

在全世界八卦宗源江远关系的氛围里,决赛来临。

江远组每天都特别热闹——总有其他组学员过来蹭八卦听,尤其蒋思晟组的成员。

学员之间关系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江远蒋思晟关系好,他两组学生之间就相处的很和谐,常在一块儿玩。以至于备战决赛时,出现了这样一幕奇葩的情景:

江远组里负责编曲的学员因为跟自己队友讨论不出结果,便去跟蒋思晟组里创作能力强的学员商量怎么写歌——你给我改歌,我给你改歌,合作愉快。

这事儿不怪学员,毕竟每个导师在选择自己队伍成员时,必须要考虑队伍配置。得有能唱歌的,也得有会创作的。也就是说,不是每个人都擅长搞创作。

学员写歌的时候想找人讨论,自己组里找不到合拍的人,那就把目光放得远一点儿,找其他组的吧。

对手比队友更了解自家决赛演唱曲目可还行?各队选管和跟拍d暗示江远和蒋思晟赶紧管管,结果两组导师也都不正经,不动如山谁也不管。

问就一句话:“格局放大一点嘛,有交流才有进步。”

有交流才有进步没错,可你们俩老这么搞对其他组不公平啊。

眼看两组都快合并成一个组了,副导演坐不住了,出面让两组学员各自回其练习室,一场闹剧才算落幕。

相比之下,于承组状态整体低迷。吃饭时明显能感觉到,他们组上层笼罩着一层可怕的低气压。

江远八卦地看了两眼,组员马上就懂事地凑过来讲于承组发生了什么。

趁镜头不注意,捂着收音器,神神秘秘地说:“于老师太强势,不给他们表达个人意见的机会。前天分art的时候就闹的挺不愉快,昨天练习效果不好,当场吵起来了。”

好奇心得到满足,江远下意识给学员一个赞许的眼神。其实还想说一句“再探再报”,可惜正在录节目,别的不多就摄像头多。他摇摇头,给个“你们别瞎说”的眼神。

可惜江远和组员接触时间短,差了点儿默契。学员点点头,压低声音,凑的更近,说:“我和他组里的贝斯手是同班同学,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