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地,莫非太尉大人,还真指望李思齐、郭择善这些臭鱼烂虾,能挡住我淮安军兵锋不成?还是以为,太不花大人,会带领他手下那数万弟兄死战到底?”见月阔察儿满脸不甘,大厨路汶摇了摇头,笑着询问。
“呵呵——!”月阔察儿没有回应,只报以一声苦笑。李思齐的确是个人物,但朝廷启用他太晚,凭他现在的力量,遇到淮安五大主力军团任何之一,也许还能招架上一段时间。同时遇到五大主力中的两到三支,则恐怕连逃命都来不及,更不用提创造奇迹,反败为胜了!
至于太不花,月阔察儿根本没做任何考虑。自打哈麻弃官逃走后,朝廷就逐渐“挖掘”出了这几年太不花和雪雪等人,与淮安军联手演戏蒙骗朝廷的真相。妥欢帖木儿之所以迟迟不下旨将其捉拿,只是因为投鼠忌器,怕他带着所有兵马都倒向淮安军罢了。却无论如何,不会再信任那支兵马中的任何一位将领。而太不花等人,恐怕对朝廷的态度,也非常疑虑,宁愿留着些实力自保,也不会将血本拼光,然后乖乖地返回回大都,等着被捉拿下狱问罪。
除了这两支力量之外,剩下的,朝廷这边,就只有归丞相定柱、汪家奴和月阔察儿共同掌控的禁军了。而禁军的战斗力,甚至还不如前两者,其中许多将领的忠诚度,也非常可疑。否则,妥欢帖木儿也不会在准备下手收拾哈麻时,放着十几万禁军不用,反而舍近求远,调察罕贴木儿和李思齐带兵入卫。
“既然根本没可能阻挡我军脚步,那太尉何不顺应时势。莫非太尉真的想做一个千古忠臣,先丢光了手中的弟兄,然后再被妥欢帖木儿老账新帐一起算么?”将月阔察儿的无奈表情看了个清楚,大厨路汶笑了笑,缓缓地坐直了身体。
第四十二章 转身(五)
对面的月阔察儿,却仿佛瞬间被抽走了最后的力气。整个人靠在椅子上,既不反驳,也不附和,两只眼睛直直的,仿佛灵魂也早已脱离了躯壳。
千古忠臣?千古忠臣是他月阔察儿能做的么?且不说妥欢帖木儿如今对他处处提防打压,随时准备让他去做第二个脱脱。就凭他这两年来从南北交易中捞取的好处数额,就足够天下巨贪之前五,有谁肯相信他对大元朝其实忠心耿耿?
不光月阔察儿一个人失魂落魄,其他几位禁军的高级将领,也同样是满脸灰败。事实上,在妥欢帖木儿父子反目之前,他们从没想过背叛大元。虽然他们平素捞起钱财来,个个争先恐后。
然而,他们也从来没想过,要做一个比干、岳飞那样的忠臣。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配,也知道大元朝廷根本不会给自己做忠臣的机会。躲在深宫中修炼演蝶儿秘法的大元天子妥欢帖木儿,对别的事情也许不上心,对臣子们的家底儿却能做到了如指掌。到现在之所以没出手收拾大伙,是因为国库里头的钱财如今还勉强够花。一旦国库再度入不敷出,按照妥欢帖木儿的一贯行径,等待着大伙们的下场,要么是脱脱,要么是哈麻。
脱脱第二,月阔察儿等人是绝对不会做的,那个结局过于凄惨,光是想想就已经令人不寒而栗。而做哈麻第二,却需要一种看穿红尘的洒脱。月阔察儿和他身边这些心腹将领,同样不具备。
他们就像一群被关在猪圈里的猪崽儿,一旦发现外边可能有动物过来争食,就本能地会群起而攻之。而食槽里头的泔水和米糠是否还充足?猪圈的四壁和棚顶是否还结实?他们却根本没在乎过!直到有一天,他们看见自家主人在猪圈门口磨刀霍霍,而猪圈本身也随时有可能垮塌。这时候,他们才惶恐地发现,自己只剩下了逃出去面对虎豹豺狼,和留下等死两个选择!
“伯颜做事不密被太尉抓了现行,太尉却没有借机发难全城大索淮扬细作,这个人情,路某已经记下了!”大厨路汶的话忽然又在众人耳畔想起,就像黑夜里的第一点烛光。“路某今天之所以啰嗦这么多,也正是因为感念太尉大人的抬手之情。我家主公,从自立之日起,就恩怨分明。张松帮我家主公抓了张明鉴,所以张松到现在,都被视作绝对心腹。毛贵将军有赠甲杖之恩,所以毛贵将军的粮草武器全部为我淮扬所供,平素在滁州再自行其是,我家主公也听之任之……”
“我,我等毕竟都是蒙古人!”月阔察儿闻听,再度仰天长叹。张松的事情他知道,并且还曾经跟许多同僚一道讥笑过朱屠户假仁假义。毛贵所部滁州军与淮安军之间的关系,作为旁观者,他更是看得清清楚楚,以己推人,便深知朱屠户能做到这一步有多不容易。但无论张松,还是毛贵,却都是彻头彻尾的汉家豪杰,所以朱屠户能跟他们两个推心置腹。而自己呢,却如假包换的蒙古贵胄,来自大元朝的最顶尖家族,祖上乃是四杰之首博尔忽!
这句话,几乎说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令几个武将无不两眼发红。不与淮安军勾结,他们恐怕即便不死于战场,早晚也得死于妥欢帖木儿之手。但投靠的淮安军,他们就相当于背叛了自己的民族!
想当年,朱重九凭着一句“驱逐鞑虏”,就能唤起全天下的汉家豪杰同仇敌忾。同样作为天底下曾经辉煌过的大族,蒙古人怎么可能就愿意自相残杀,出卖族人而换取自家的平安?!有些东西,乃是人类的共性。根本不只属于某个特定的族群。也就是其中的某些绝对渣滓,才会认为出卖自己的民族是一件荣耀。而这些渣滓无论地位爬得多高,也不会被他所投靠的那一方真正瞧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