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微臣恳请陛下传一道圣旨给天下群贼,凡是起兵与朱贼相攻者,朝廷尽恕其前罪。并且以其所占之地封之,以其所立之功赏之。许其封茅列土,子孙世袭。如此,朝廷不必发一兵一卒,定然可令朱屠户四面受敌,转瞬步西楚霸王后尘!”
“不可,陛下,此计万万不可!”话音刚落,丞相哈麻就跳了起来,双手如车轮般用力挥动。“此乃祸国之计,灭掉一个朱屠户,则再起来一个刘屠户,张屠户,即便侥幸成功,天下亦将永无宁日!”
“臣也以为,桑哥失里此策过于莽撞!且不说群贼会不会上当,即便他们真的与朱屠户反目,陛下难道就如约封赏他们,准许他们永远为祸一方么?”太尉月阔察儿也站出来,大声反驳。
接连遭到两位老前辈的质疑,桑哥失里却丝毫不惊慌。笑了笑,继续补充道:“诸位可知西楚霸王死后,韩信、彭越之流的下场?我大元所忌,不过朱屠户一人而已。待朱屠户一死,刘福通、朱乞儿和彭和尚之流,不过砧上之鸡尔。朝廷欲割其首,何患无辞?”
第八十六章 等待(下)
话音落下,宛若霹雳般照亮了大殿内所有人的眼睛。
入主中原七十余年来,虽然每一任皇帝都在极力地确保蒙古人的“独特”与“高贵”,但是在事实上,整个蒙古民族在迅速被同化,却是谁也逆转不了的趋势。今夜在场众人,包括妥欢帖木儿这个皇帝,提起草原上那些古老的神怪传说,恐怕都会觉得陌生。而提起一千五百多年前楚汉争霸期间的诸多典故,却个个都如数家珍。
当年西楚雄兵威甲天下,汉高祖刘邦自觉不能力敌,就联合各方力量,一道谋楚。封远道来投的执戟郎中韩信为大将军,用王爵和领地收买支持项羽的其他诸侯,令后者不断倒向自己。最后亥下一战,终于逼死了项羽,奠定了两汉四百余年基业。
而取得江山之后,刘邦就迅速翻脸。将韩信、英布、彭越等人尽数铲除。将其他异姓诸王杀得杀,废得废,最终把当初舍弃的土地和权利都收了回来。
如今大元朝所面临的形势,与当初刘邦所在汉国的形势何其相似?朱屠户一样是兵威甲于天下却不得豪杰之心,朝廷一样是没有能力单独面对敌人,必须向外合纵连横。而其他红巾群雄,则同样是争鼎无望,惶惶不可终日。所以只要大元朝廷肯放下身段,像当初刘邦对待韩信、英布、彭越等人那样许给国土和显爵,未必就不能令红巾群雄迅速站在自己的这一边。而只要先灭掉了朱屠户这个最大的敌人,其余红巾诸侯就都不足为虑。朝廷可以徐徐图之,分而制之,早晚有将先前舍弃的东西,连本带利全都收回来的那一天!
“那,那刘福通、张士诚等辈,可,可都视我蒙古为异族!”半晌之后,丞相哈麻用力吸了口气,不甘心地提醒。
红巾贼之所以能够蔓延得这么快,在蒙元君臣看来,其中非常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提出了“驱逐鞑虏”这一极具蛊惑性的口号。而投靠朝廷,转身去对付朱屠户,则会令许多豪杰失去道义上根基,进而受到其各自麾下将士和百姓的唾弃。
“当年许衡有云,夷狄入华夏则华夏!”桑哥失里的反应非常迅速,想都不想就给出了应对方案,“天下读书人都为孔子门生,而孔家却在四十年前,受我大元皇恩,重新得正衍圣公之位!此外,朱屠户沉迷平等之梦,重草民而轻豪杰。而我大元,却愿与豪杰名士共治天下。两相比较,支持谁更为有利,红巾诸贼理当一目了然!”
在场君臣闻听,眼睛愈发明亮,瞳孔当中,简直要冒出冰冷的寒光来!
没错,红巾贼造反的时候,的确都采用了“驱逐鞑虏”这一煽动性的口号。但口号不能当饭吃,怎么样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最终还是要看现实。
现实中,朱屠户试图建立起来的是一个人和人之间无分高低贵贱的上古之治,一旦其获得成功,红巾群雄不仅从中捞不到足够的好处,想保住现在的地位和权力都难比登天。而大元朝,却正好与朱屠户那边相反。会尊重每一位有本事的豪杰,尊重每一位替他摇旗呐喊的士大夫,可以将皇权给他们共享,大伙一道来统治全天下的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