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货比货得扔!小平钱是蒙元开国时定下的模具,当初仿照的是开元通宝,每枚重一钱,十枚为一两,铜六铅四。但当早期劫掠而得的红利花光之后,蒙元的国库日渐空虚,所以小平钱就越铸越薄,越铸成色越差。如今市面上常见的小平钱里头,铅的含量已经超过了五成半,有的甚至高达七成。所以在同样的光照下,淮安的华夏通宝个个黄里透红,璀璨夺目。小平钱却显得黑不溜秋,如同汗血宝马马旁边拴了一头毛驴般寒酸。
“你到底什么意思?!莫非就是为了看朕的笑话么?”饶是对桑哥失里心怀好感,妥欢帖木儿也受不了这种当众打脸行为,竖起眉头,厉声质问。
“微臣不敢!”桑哥失里重重地磕了个头,正色说道:“陛下以国士待我,我则以国士相报。陛下问答矢八都鲁的银子为什么买不到粮食,微臣以为,要么是地方上给了他空心银子,要么问题就出现在眼下这几枚制钱上。”
顿了顿,也不管周围的人脸色如何发黑,他继续硬着头皮补充:“陛下试想,答矢八都鲁丞相派人去买米买铁买牛羊货物,肯定要付账。一方拿着空心银子和小黑钱,另外一方拿得却是足色银元和大个铜钱,那些平头百姓,会把粮食和货物卖给谁?况且那淮贼向来狡诈,若是故意往荆州附近地面上大量投放他们的铜钱和银钱,抬高物价。那商贩怎么可能不上当?而答矢八都鲁丞相素来不怎么管军纪,所过之处,人人争相逃命。长此以往,不用费一兵一卒,淮贼光是案头上这些钱,就能打得他连饭都吃不起!甚至直接让他军心大乱,不战而溃!”
第八十七章 战争(上)
金银铜钢,四摞华夏制钱整整齐齐第摆在朱重九的桌案上,每一摞都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上个月,我们向蕲黄、安庆及湖广靠近蕲州的各地,又分别投入了五万贯通宝、两万枚小银元和三千枚小金元。”议事厅正中央,淮扬大总管府户局主事于常林捧着一个厚厚的账本,侃侃而谈,“如今在蕲州附近,糙米已经又被推高到了华夏通宝三百五十枚一石,如果用蒙元小平钱买的话,则需至少需要九百文……”
“这么高?”冯国用被吓了一跳,本能地出言打断,“那周围的百姓岂不都得活活饿死?”
“那倒不至于!冯参军多虑了。”于常林摇了摇头,满脸高深莫测。“夏粮刚刚入库没几天,这几个月粮价贵了,对百姓只有好处没坏处。但对于答矢八都鲁父子来说,却是一个天大的麻烦!”
“怎么会这样,冯某愿闻其详?”冯国用听得满头雾水,拱了拱手,虚心求教。
“很简单,百姓打了粮食,除了给地主交租子外,最先留出来的,肯定是自家的口粮。所以户局和军情处才选择夏粮入库后动手,可以尽量避免殃及池鱼!”于常林得意第笑了笑,把声音提高几分补充。
不像一开始心里存着抗拒,他现在是越来越喜欢户局主事这个差使了。位高权重不说,还能像传闻中的诸葛武侯一样,坐在中军帐内,就能令千里之外的敌军头破血流。比起在前线领兵作战,效果一点都不差,在某些方面,甚至远远过之。
“我记得咱们的通宝,不是一个顶两个小平钱么?怎么到了那边,要顶两个半还多?”黄老歪关心的不是粮食贵贱,而是华夏通宝能否被周边的百姓接受。趁着其他人都在消化于常林所提供信息的时候,带着几分炫耀询问。
没等于常林开口,军情处主事陈基主动接过话头,大声解释:“蒙元那边的小平钱,一代不如一代。特别是最近几年,铅已经掺到了六成半到七成,份量也远远不足。所以眼下咱们的通宝无论到哪里,都是实打实的硬通货。换小平钱已经能换到三个,要是换泉州那边私铸的铁钱,甚至能换十五六个!”
跟于常林一样,他现在对自己所承担的差使,也是极为自豪。不光可以刺探敌情,给前线将士提供可靠的支持,并且还能直接出手打击敌方,动摇蒙元朝廷的统治根基。这让他觉得自己的才能可以尽情的发挥,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