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页

毕竟黄巾军大多都是出身低贫的平民组成,哪怕是其中的将领,很多也都是目不识丁的莽夫,因此,张煌难免好奇地方黄巾势力究竟是如何治理他们所占据的城池的。

临近濮阳西侧城门的时候,张煌驻足仔细地打量着城门口附近。他发现,除了守城的卫兵换成了头裹黄巾的黄巾军士卒外,濮阳看似并没有什么异常的改变,这不,城门口那些来来往往的百姓依旧是那般多。而让张煌感到欣慰的是,在这里守城的黄巾军士卒们,看似与城内的百姓相处地颇为融洽,不乏有相识的县内百姓跟城门口的黄巾守卫打招呼。

倘若硬要说有什么不满意的话,那也只是针对这支地方黄巾对于危机的审查力度。

[卜巳恐怕还未得到消息……]

交通,以及消息的传递速度,无疑是这个时代的弊端,张煌敢打赌,尽管东郡距离颍川、陈国、汝南颇近,最远的也不过十几日的路程,但是此刻身在濮阳的卜巳,绝对不会知道颍川黄巾与陈国黄巾早已全军覆没,不会知道汝南黄巾亦被彻底打溃,也不会知道下一个即将遭殃的便是南阳黄巾,更不会知道在短短时日后,那个可怕的名将皇甫嵩将会再次举起屠刀,率得胜之军转战东郡。

[对细作的审查力度不够啊……]

经城门走入城中,眼瞅着那些巡逻的黄巾卫兵笑哈哈地跟路上来往的百姓打着招呼、聊着天,张煌不经意地皱了皱眉。

虽然张煌能够笃定皇甫嵩眼下应该还在围攻南阳,但是谁能保证,作为其下一个攻打目标的濮阳,此刻城内并没有皇甫嵩或朝廷提前安插进来刺探情报的奸细?

张煌暗暗地摇了摇头。

或许在太平道处于“私下势力”的时候,这些信徒们可以做的更好,但是当真正将他们摆上舞台,面对皇甫嵩、朱儁、孙坚那些领兵经验丰富的沙场宿将的时候,就算是张角出色弟子之一的卜巳,显然也有诸多的不足之处。也难怪,毕竟他们经历的这类事太少,甚至于有的根本没有触及过,突然间让他们治理一大块地盘,或率领千军万马去跟敌人作战,在所难免会暴露出许许多多的疏漏。

就连曾经被张煌夸为擅战之将的颍川黄巾渠帅波才,也因为仅仅只是吞食了皇甫嵩故意放出的诱饵而变得贪功、轻敌,最终被皇甫嵩一战全歼。

想起这桩事张煌不由得感觉有些脸红,毕竟在此之前,他也十分惊讶颍川黄巾渠帅波才竟然能够全面压制皇甫嵩与朱儁这两位朝廷奉为勇将的将才,直到李儒寥寥几言拆穿了皇甫嵩的兵谋之后,张煌才意识到,并非是波才太弱,而是皇甫嵩太过于强大,并且,就算是他张煌取代波才率领颍川黄巾,恐怕也十有八九会被皇甫嵩吃掉。

毕竟张煌的强项在于领导小规模的偷袭战、遭遇战、斥候战,但是在动辄数万人、乃至十余万人的大规模战场上,他除了逞强卖勇外,其实也没有什么出色的计谋,而另外一方的皇甫嵩,这位出身雁门名将之后的将才,俨然是用兵的行家。

进入城中之后,张煌径直朝城守府方向而去。

在经过人公将军张梁的教导之后,张煌对于“气”的把握愈加精准,因此,就算是在被不周石所包围的城中,就算自身实力大大受到影响,他也能清楚地感受到,这座城中最强大的一股“气息”,就在他正准备前往的方向。至于这股“强大气息”的主人,张煌不用猜也晓得便是卜巳,毕竟后者亦是张角出色的弟子,据说在“六丁六甲”奇术方面颇有造诣,甚至可以做到行云布雨、夏日降雪,十分了得。

城守府,作为东郡黄巾渠帅卜巳的下榻之所,府门外理所当然有诸多的黄巾卫士把守着。这不,张煌刚刚来到这边驻足观瞧了几眼,那些值守的黄巾卫士心中便生起了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