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页

话音未落,远处便传来了那名报靶人的声音:“鹞的上一箭也无,确实五箭皆没!”

“……”荀彧沉默了,瞅了一眼满脸惊怒的太史慈,脸上泛起几分为难之色。

而与此同时,在场边观瞧比试的陈王刘宠脸上却露出了几许莫名的笑容,回顾身边的荀爽问道,“荀公,小王观那名小友似乎不像是贵书院的门徒?”

荀爽身为当世大儒,其见识远远高过那些嘲笑太史慈成绩的襄阳书院学子,自然也不觉得太史慈是给他们书院丢了脸,闻言点点头说道,“前两日,敝下有一名‘走生’过来拜访,此人乃其同伴,并非我书院学子。”

“真是可惜……”陈王刘宠闻言恍然地点了点头,望向太史慈赞许道,“小王观此子,怕是力能张三石之弓,射两百步外鹞的……却不想折戟在你儒学‘射’场的第一环。”

陈王这番话可不是信口开河,毕竟别的学生方才射箭时仅仅只拉开一半,唯独太史慈将弓弦拉至满月,而且看似十分轻松。不过最让陈王感到意外的,还是太史慈射箭的速度,他在别人只射了两箭的时候,便射完所有五支箭矢。

听了陈王那略带调侃的话,荀爽脸上亦露出几许莫名的笑意,低声对身份的荀家子弟说了几句。那名荀家子弟点点头,疾步走到远处的荀彧身边,将荀爽的话传达给了荀彧。

也不知荀彧究竟听到了什么,他转头望着荀爽的方向点点头,继而缓缓走到太史慈身旁,低声对他说了几句。

很不可思议地,当听了荀彧的话后,太史慈脸上浮现起愕然之色,但是却不再大喊大叫,脸上的惊怒之色也收了起来。

而张煌这边,戏志才亦轻笑着低声向面露震惊之色的张煌解释着。

“小张兄怕是不知我儒家‘射’术不同于武人的箭术吧?……我儒家‘射’术大致可分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五者,比起威力,更注重技巧。”

“技巧?”张煌疑惑地望着戏志才。

戏志才点点头,沉声说道,“拿方才的白矢来说,考验的就是学子所射出箭矢的精准度。这精准度不但包括要命中目标,还包括控制力度,要求在命中鹞的前提下,恰好箭矢射穿鹞的露出箭簇。”(箭簇,就是箭矢前端的金属部分。)

“……”张煌一听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没想到儒学的‘射’艺竟然还有这种苛刻的要求。

“因此,像小张兄那位同伴那样,盲目地拉弓是不可取的。”摇了摇头,戏志才向张煌解释了这一回合择分的标准:“命中且箭簇看看穿透鹞的,不多不少,得一分;命中鹞的但箭簇穿透鹞的过远,得满分;鹞的上无箭矢,无分。”

“哪怕射中了也不算?”张煌惊愕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