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

“孩儿省得。”徐福起身恭敬说道。

“阿到、万亿、宣高、子义……”张煌这时出声向几位兄弟使了一个眼色,陈到等四人会意,跟上徐母说道,“大娘,我们帮您……那么多东西,您一个人肯定拿不过来。”

说着,也不顾徐母婉言推辞,跟上就走了。

这时,张煌才抽暇再次打量起荀彧来。眼下的他,显然也猜到徐母方才从卧室里出来之所以眉宇中带着几分忧虑,无非就是囊中窘迫,可是当时张煌却并未意识到这点,唯独荀彧,瞧出了徐母心中的尴尬,出面化解。

这份察言观色的本事,真是绝了!

[不愧是历史中曹魏一方的顶梁柱,才能不次于诸葛亮的国士……]

张煌心服口服,由衷暗暗称赞。

徐母与黑羽鸦那四人一走,屋子里顿时就变得寂静下来,徐福沉默着没有说话,想来方才的那一幕他也看在眼里。

良久,徐福低声问道,“你……何时给家母寻了一份差事?”

荀彧思忖了一下,徐徐说道,“那日你与六叔闹翻,一怒之下离开书院,彧本打算来长社将你带回去,却不想,元直你却并未回家,而是不知去了何处……当时彧见令堂独自一人在家,思忖生活或许会窘迫,因此……”

“就是晾在外面的那些衣服?”

“是……”

“……”徐福沉默了,他当然清楚洗晾衣服再怎样也赚不到一月十两银子,更别说还有足够她母亲吃的米另算。要知道这十两可不是李通吃掉充饥的那些跟废纸无异的官银,那可是颍川荀家的当地银票,写着十两那就是十两,不存在什么贬值的可能性。这只有一个解释,荀彧是看在过去学僚的情分上,代他照顾着徐母。

“找我什么事?”徐福这回并没有沿用‘小生’的自称,从这点不难看出他此刻的心情十分的复杂。

“找你?恰逢其会罢了!”荀彧轻笑了一声,旋即脸上笑容收敛,望着徐福正色说道,“元直,回来吧!”

“不可能!”徐福断然拒绝荀彧的邀请,冷冷说道,“当初我离开之时就说过,日后绝无可能再回到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