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还没条件反射地把“球”字说出口,余子洲就及时刹住了车,“打,打架,对,打架。”
“哇,那你竟然还叫他‘裴哥’?”好奇小叶继续追问。
余子洲在保持沉默和糊弄对方“你个老外懂什么,在我们国家遇到值得尊敬的对手就是要喊哥的”两者之间,最终还是果断选择了前者。
不为别的,单纯是想起来校内论坛上对叶老师中文水平的肯定,以及他那天的“英语要勇敢说出来”估计没给对方留下什么正常人该有的印象。
反正可以确定的是,绝对不足以给他提供信口开河的技术支持就对了。
悲情同伙余子洲低头装死。
只要他不说话,他就没坑队友,叶老师自己猜出来的事,那能叫坑么!
好在旁边偷着翻了好些个白眼的姜屿及时救场:“您听错了,叫的不是裴哥。”
姜屿朝裴衍秋递去了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顿了顿继续说道:“是裴狗。”
若有所思叶老师:ovo倒也确实圆得回来
裴狗本人:……姜屿今晚必被他暗鲨
当然,事实证明没串好供的友情就是一盘散沙,不用风吹,也不用走两步,直接原地解体,甚至还有要内讧的趋势。
结果当然也不意外,三人排排坐,幸运的获得了一起接受小叶老师感化的宝贵机会。
叶玦其实也不是多在意他们校外打群架这件事,毕竟他自己的高中生活比这还要更丰富多彩一些。
也许是邻近效应的缘故,顺利度过青春期,现在人见人爱的优秀青年小叶,就是莫名对裴衍秋有点感兴趣。
只不过别人的邻近效应,那都是会下意识地对与自己相似的人产生好感,到他这里,确实是对满嘴跑火车、思想不老实的混账小孩感到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