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楣自是很高的了,不仅高,而且清贵,虽说德祐观只是茅山上清八脉之一,但名声是极其响亮的。只是有了赵然的前车之鉴,蓉娘怎么还在把茅山的人往这边拉呢?
知道赵然顾虑什么,蓉娘解释道:“不用担心,陆家和潘家不一样,虽说现在没有炼虚高修坐镇,但他们家自有主见,并非崇慕虚荣和权势之辈。”
好吧,赵然认可蓉娘的解释,但依旧存有疑问:“我余师兄爱好文章诗词,说白了,有点书呆子的气质,就怕不讨姑娘们的欢心……”
蓉娘道:“放心,元元出自经义世家,对书呆子适应能力比较强,她还是《君山笔记》的忠实读者呢,这些我都有准备!”
赵然无语:“你的准备还是很充分的……”
蓉娘道:“好了好了,不跟你说了,你该干嘛干嘛去吧,我过去陪他们一起,估计要在大君山多待些时日了,有什么话回头再议。”
赵然望着蓉娘赶过去的身影,笑着摇了摇头。
回到自己的道院,赵然忽然间有一种极度悠闲的感觉,一时间竟不知该做什么了,思考片刻之后,他决定修炼——好吧,其实他平常也是修炼的,只不过都是利用夜晚,如今日这般白日修炼的情况,真是不多,也不太适应。
赵然内视气海,从四年前结丹起,他便一直在打磨自家的功德力金丹,如今已经过去了四年,金丹也比原先增大了数十倍,色泽也越发光亮圆润了,如同一粒小拇指大小的珍珠,在气海中央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如今两个气海中充斥着浓稠的功德力,如果将这些功德力全部转化,赵然相信立刻就能金丹圆满,甚至到了丹生神识,也会有大量留存的功德力可以继续转化。
赵然预计,这个过程可能只需要半年时间,之后便可以开启下一步寄托神识的步骤了。
当然,作为楼观弟子,修行《水石丹经》的传人,他还必须将水石丹法的观想完成,否则就只能按照普通流寄托神识,要么寄托本命符箓,要么寄托本命金丹,而无法成就楼观的双命流。
闭目入定,白卷上的清泉已经占据了整幅画面,自右上方流入,自左下方流出,完完整整,不差分毫。
观想片刻,将已经具现的第一层温习了一番,赵然屏住呼吸,开始进行第二层观想。清泉渐渐隐没,图卷上显出一道嶙峋的石边,这道石边大概在中央偏下的位置,正好挡在第一层清泉流淌的路径上。
这两年,赵然身为天鹤宫都管,已经不用再具体打理繁琐的俗务,所以有大把时间修习《水石丹经》,进度比原先提高得很快。他真正实现水石丹法修行上的明显提速,则是去年结成双金丹之后的事。
当时赵然曾经问过老师,老师的回答也确证了他的猜测,双金丹与水石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故此能够极大促进水石丹法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