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然想从谷阳县调人非常简单,小街庙完工时,林雨文和周怀都赶来报到了。
林雨文是君山庙殿主,到小街庙后同样担任殿主,虽是相当于平调,但他心里很清楚,只要紧跟着赵然,将来的升迁指日可待。
周怀在君山庙已经受牒三年,按照君山庙祝陈致中的说法,他学识底子本来就比较深厚,又苦学了三年道经,如今论起学问来,在君山庙中仅排在陈致中本人之下。陈致中和监院刘致广商议过,本想今年安排他回无极院经堂出任静主,但一听是赵然相招,他便赶了过来。
对于自己这位当年的患难之交,赵然毫不吝惜职位,直接授予他小街庙的经主。因为整个松藩道院级别都高半格的缘故,周怀一步便迈过了原本拟任的无极院经堂静主这个级别,相当于直接提拔成了君山庙的经主。
周怀接受这个职司的时候,十分惶恐,还是赵然好言安慰了半天,才接过了任命书。两人聊起了当年在一起扫圊的经历,感叹了许久关于岁月流逝的话题。
赵然问:“不知焦坦如何了?可有他的消息?”
第十一章 帮手
四年前,赵然在无极院混得风生水起,焦坦和周怀这对难兄难弟却还在无极院巡照房中打转,各自辛苦了九年,几乎要将火工居士的十年签押期做满,依旧看不到转正受牒的曙光。
和同为圊房火工出身的赵然相比,简直天上地下。其实他二人这条路走的也算正常,十年火工期满下山回家,这是大多数火工的归途,但奈何赵然的发迹太过惊人,和赵然一比,这两位顿时心态失衡,几乎就要绝望崩溃了。
就在这两位自感前路渺茫的时候,赵然专程过去送上一碗鸡汤,喝完鸡汤后,周怀决定转投赵然,终于在进入道门的第十三年,成为了白马院小街庙的经主。而焦坦选择的却是重新开始,拣起书本,重举科业。
赵然也在科举这条路上相助焦坦一臂之力,写信给当时在任的孔县尊和夏知府,于是焦坦先后过了县试和府试,成了一名童生。
但这之后,赵然因为调任松藩,便没再关注过焦坦的举业,如今见了周怀,自是要问上两句。
周怀因道:“前年底,焦坦参加了院试,但没有进学,上个月第二次参加院试,再次落榜……他回来找我喝酒,喝醉了……”
赵然沉默片刻,道:“举业一途,同样艰难,你有机会劝劝他,还是要振作起来才好,不过才两次不中而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本就不是容易的事,前年孔县尊升任龙安府同知的时候,曾与我有过几次书信往来,他说焦坦的学识和文章都是好的,很有希望进学。”
周怀苦笑:“焦坦的学问的确好,但偏的是道经,从前年项治元主持本省乡试开始,考题就开始重儒经了,张提学也不得不顺从朝廷对举业的要求,院试同样开始侧重儒家经义,焦坦吃亏就吃亏在这上面。”
赵然皱眉:“朝廷怎敢如此?三年前元福宫真师堂议事,否了天子为生父上皇帝谥的主张,已经很明确的表明了我道门的态度,怎么还在崇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