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连赵然都听不下去了,问道:“贵寺高僧没有去向天龙院求助么?都是佛门一脉。”
对于这个问题,阿斯兰道:“如敝寺这等情况,所在极多,尤以贺兰山南麓为盛,十三座寺庙,倒有七家与敝寺差相仿佛,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天龙院哪里管得过来。”
这就是佛门的现在最大的问题了,寺庙太多没有限制。
贺兰山南路如此贫瘠的地盘,居然建了十三座寺庙,到哪儿说理去?就好比赵然几年前去过的巴颜喀拉山,一峰一寺,十九座山峰十九座寺庙,赵然当年就觉得极不合理。这要是放在大明的道门,估计也就仅仅容纳一家道馆而已。
真真应了那句僧多肉少的俗语。
仔细想来,其实与大明治下的那些散修也没什么分别,不,比散修还惨!
接下来,赵然还需要搞清楚天马台寺的修行实力,对此,阿斯兰倒是没有什么隐瞒,真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天马台寺僧众共计二百多人,方丈为罗汉境的龙济大师,住持和四大班首都是比丘境,其中住持龙央大师修为较高。这是天马台寺龙字辈的高僧。
接下来还有十余名二代玄字辈的弟子,修为都在沙弥境,二十余名玄字辈二代弟子和四十多名竹字辈弟子在和尚境,其中包括阿斯兰本人——法名玄恒。
赵然听得就是一愣,这份修行实力相当不俗啊,论顶尖层次的实力,天马台寺或许稍差一些,但比修行基础,天马台寺当真可算雄厚了。
拿这个问题去问阿斯兰,阿斯兰自己也说不清楚,赵然最后只能归结于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一颠扑不破的常理。
赵然捏着茶盏盘算半天,开始进入正题,问道:“听说贵寺前一阵子制作了三枚乌参丸,不知功效如何?”
在修行界中,有几种灵药通行最广,比如道门的养心丹,比如佛门的乌参丸,这两种灵药不能说功效最卓著——比它们强的灵丹多得是,但是可以说是用途相当广泛。
但别看名称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炼制方子,同样的炼制方子由不同的人出手炼制,效果也大不相同。
阿斯兰立刻自信满满,拍着胸脯道:“成东家,说起炼制灵药,敝寺可是绝对不在话下。尤其我家方丈炼制的乌参丸,功效不敢说是夏国一绝,但至少上乘无疑。”
“可否取一枚乌参丸我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