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等半个多时辰,石泉县县衙和宁德院的来客也都到了,相继被引入城中安歇,之后是平武县县衙和中阳院。
晌午之后,府衙陈同知的依仗队伍抵近,宋致元和孔县令都赶上前去拜会,鼓乐齐鸣之后,奉上酒水。陈同知出轿与众人相叙,其间还专门将赵然唤了过去,当着宋致元和孔县令的面好意夸赞一番。
孔县令亲自将陈同知迎入县衙后堂安顿好之后,赶紧催促车轿返回了接官亭,张监院这尊大神还没抵达,他可不敢稍有怠慢。
未时三刻,在日头下烤了大半天的无极院众人终于看见了西真武宫的车驾。众人连忙重整衣冠,肃穆而立。待车驾到得近前,下来的却是都讲白腾鸣,不待宋致元和孔县令问询,白腾鸣便摊了摊手,说监院张云兆有事耽搁了,车驾还在后面,需要耐心等候。
第四十四章 接官亭一日
白都讲虽然不是监院,但同样不可怠慢,只是张监院不到,他也不好自行进城安顿,于是便也在接官亭相侯。
宋致元和孔县令陪着,奉上茶点伺候,和白都讲闲谈着青苗钱一事。队列中的赵然再次被召唤过去,白都讲亲切地和他说了几句闲话,夸赞的言辞和那位陈同知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赵然却着实混了几杯茶解渴,顺道塞了几块点心填了填肚子,令队列中的其余诸执事好生羡慕了一番。
这一等就等到了日头西斜,谷阳县派往十里外打探消息的差役往返了数次,都说没有见到张监院的车驾。宋致元忍不住向白都讲询问究竟,白都讲摇头示意自己也不清楚,只说刚进谷阳县境时,有个小道士半途拦住车驾,给张监院递上了一封书信,自称来自夔州新宁县紫阳院。张监院看完书信后便和众人分道扬镳,说是去见一个故人,稍后便会赶来。
于是众人只得继续耐心等候,可是直到月上梢头,也不见张监院车驾的踪影。
张监院离去时,除了赶车的火工居士跟随外,还有西真武宫方堂的方主潘致翔带通四名巡察随身护卫,按理说张监院如果今夜来不及赶到县城,也应该遣人送个话才是,也不知究竟被什么事情牵绊住了,竟是连个回来报信的人都没有。
接官亭诸人都满腹疑惑,不过白都讲在场,谁也不好妄自议论,有些人却忍不住暗自腹诽,觉得这位监院架子也实在太大了一些。
这么干等下去不是办法,于是白都讲做主,让众人先回,只留了两个无极院的执事在这里继续等候,其他人都入城暂歇。白都讲指名留下的是赵然和赵致星,赵然就不用说了,他是青苗钱改革一事的发动者,留他下来是为了以备咨问的;赵致星则是无极院知客,迎接张监院是他义不容辞的本职事务。
赵然留了从方堂带出来的十名心腹,由关二和鲁进带着,向官道来路方向散开,进行扇面搜索,自己则和赵致星坐在亭中,享用着留下来的茶点。
这是赵然头一回和赵致星独自相处,忍不住也有些好奇,便试探着和赵致星攀谈了起来。这位赵致星自从到了无极院后,可谓神龙见首不见尾,除了重大斋醮仪式露个面外,很多时候连三都议事都借故不参与,也不知一天到晚忙活些什么。
赵然在穿越前是单位里的正处级干部,他本人在提职前曾经下基层挂过职,大底也能理解赵致星的感受。因为挂职时间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短的,如果接手常规工作吧,还没等完全熟悉,就得整理材料准备移交了;如果接受重大任务吧(这种情况相当罕见),老实说还真上不了手。因此,责任心强一点的通常也就是帮着打打边鼓,有能力的还可能凭自家关系拉来几个项目。不过一般情况下都借机休整休整,就当是给自己放个假,既不去干涉挂职单位的具体事务,也不掺和权力斗争,挂职期一满就打道回府,你好我好大家好,挂职考核绝对错不了。
赵然先试探着问了问赵致星对青苗钱改革的看法,赵致星大赞了一通,却说不出什么实质内容。赵然又问了问他接下来的打算,赵致星说自己准备多学习学习道院诸同道处理事务的经验,见识见识县里的风土人情,其余的时间则准备参悟参悟各类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