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页

卫风愣了一下,扑哧一声笑了起来。他看着刚才还一脸不服气的莫里娅突然之间哭了起来,这才恍然意识到,眼前这个看起来象个小大人的女娃还只是个八岁的孩子,长得再高,终究还只是个孩子。他伸出手,将莫里娅抱了过来,搂在怀里,用大氅裹着她,抽出一块丝帕,将她哭花的小脸擦了擦,然后刮了刮她的小鼻子,笑道:“好了,有哥哥在,什么鬼都不会来。哥哥在长安城的时候,有个外号,你知道叫什么吗?”

缩在卫风的怀中,莫里娅总算安静了些,她不好意思的揉了揉眼睛,带着鼻音问道:“是什么?”

“哥哥在长安城的时候,外号鬼见愁,就是说,鬼见了我也要发愁,所以他们只能躲着我。”卫风笑嘻嘻的说道:“所以只要哥哥在这里,就不会有鬼敢来打扰木子。”

“噢。”莫里娅胆怯的看了看四周,拉紧了裹在她身上的大氅。

“我们还说你们的左校王。”卫风定了定神,接着说道:“我们汉人说落叶要归根,不管他是在外面干什么,要死的时候,他都要赶回老家去。哪怕是因为意外死在外地,也要回家安葬,葬在家乡,他的魂灵才能安息。”

“我知道了,怪不得你们汉人每次打完仗,都要把战死的人运回去,原来是这个原因啊。”莫里娅恍然大悟,既胆怯,又兴奋的说道。

“是啊。”卫风黯然的点点头。打仗之前,需要准备的物资里面,就有一项是棺材,要准备成千上万的薄木棺材,用来盛敛战死的将士,每次打完仗后,官道上总是络绎不绝的运送棺木的队伍。以前父亲卫青在世的时候,他还没有莫里娅这么大,也是象现在这样,偎在父亲的怀里,听父亲讲那些打仗的故事,每次说到最后,父亲总是神色凄然的长叹一声。那时候他不明白,现在自己带了兵,算是有些明白了。上次胡骑营突袭屠耆,虽然说死伤极其有限,可是也有数百人战死,几百口棺材,已经排成了一长列,让他不忍多看。他不敢相象,大战过后,几万人的死伤,又将是如何的场面。

一战定匈奴,只有彻底解决匈奴的问题,才能避免以后再出现这样的惨剧。只是,一战定匈奴,又是多少的渺茫啊。汉军虽然有十五万人马,可是匈奴人也有近十万骑兵,想要全歼,其中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小。如果再有十五万大军,或许还有些可能。

“是的。”卫风摇了摇头,似乎要把心头的伤感摇出去,他搂了搂莫里娅,接着说:“死了的人,要回到家乡安葬,然后有子孙每年来祭拜,他才能在天上生活得好。如果子孙不来祭拜他,他也会很伤心。你知道李家以前的故事吗?”

“不知道。”莫里娅摇了摇头,她当然不是一点不知道,虽然李陵从来不对她说起,但是阿妈盖娅却通过和苏武的接触,了解了一些。

“李家是我大汉的将门,先祖是始皇帝手下的大将李信,曾经带着数千人千里追击逃亡的燕太子丹,就在现在的辽东那个地方。”卫风指了指那个方向,“最终灭亡了燕国。”

“嗯。”莫里娅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她没想到自己的阿爸还有这么一位英勇的祖先。

“他的大父,就是你们匈奴人熟知的飞将军李广,我想你应该对他比较熟悉吧。”

“飞将军?我知道。”莫里娅兴奋起来,眼神闪闪发光,她从来不知道匈奴人口中那个天神一般的飞将军李广原来是她的曾祖父。李陵到匈奴之后深居简出,他觉得自己是为家族蒙羞,当然不会在别人面前提起飞将军李广,以至于莫里娅一直没有把飞将军李广和她的阿翁李陵联系起来过。“他是我……我们左校王的大父吗?”

“是啊。”卫风点点头:“李家英雄辈出,飞将军骑射出众,就是连匈奴人也赞叹不已,他运气不太好,打了一辈子仗,都没能封侯。我想,他死的时候,一定很遗憾,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他的长孙,就是你们的左校王李陵身上了。”

“为什么是他,飞将军没有儿子吗?”莫里娅不解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