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页

卫风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他记得桑弘羊最后是没有善终的,这位难得一见的经济大师最后是被牵连到燕王的谋反案中被杀,现在燕王已经成不了事了,不过他和太子的意见格格不入,如果太子登基,他也未必有什么好的结果。

“上次你说那个李禹的事情,朕今天就给你办了。”天子忽然说道。

卫风吃了一惊,立刻又反应过来了,他大喜的说道:“陛下,你答应了。”

“答应了。”天子抬起手拍拍卫风的肩膀,眼神中闪过愧疚之色:“是朕……负了他李家。”

很快,一道口诏传达到了太子的面前,太子宾客张光在京师之变中有功,迁为光禄大夫,随即他们接到了另一项命令,张光陪同皇孙刘进见驾,李禹则到上林苑水衡都尉卫风处报到。

太子面色煞白,呆若木鸡,这两个人一文一武,是他的左膀右臂,就算有功,陛下也不好直接赏赐,因为正常情况下,太子身边的人,都会留给太子登基之后由太子亲自封赏,以组成他自己的亲信班底——这也是他们从京师之变后一直没有得到封赏却安之若素的原因。忽然之间,天子下诏升了这两个人的官,等于变相的抽走了太子的班底,其中的用意不言而喻。

张光和李禹两个人也体会出了其中的深意,太子之位肯定是保不住了,天子这是在提醒太子,让他自己主动提出来,好保住皇家的体面,而正式安排了刘进差事,却不给他任何官职,那也是天子在对太子许诺,只要你能够识相,你的儿子还有机会,真要搞到大家撕破了脸,就没有意思了。

太子虽然是早有受罚的准备,还是没想到天子会以这种方式处罚他。他心情复杂,脸色变幻不停,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张光、李禹、石德和刘进四人围在一旁,也不知道如何劝他,只是低着头,偶尔抬起头瞟一眼,眼中全是无奈。

“诸君,你们既然在任在身,就不必在这里呆着了。”太子挤出一丝笑容,却比哭还难看,他拉过刘进:“进儿以后就交给你们了,还请二位多多扶持。”

“殿下——”张光和李禹再也忍不住了,他们伏在太子面前,痛哭失声。这一去,他们都知道后果是什么,太子失去了陛下的宠信,就算天子不下诏废他的太子之位,他也不会再有登基的机会。天子已经年老,而太子才人到中年,如果要不影响皇孙继承大位,太子只有一条路可走。

“这些年,亏得说诸君相佐,据不才,耽误了诸君了。”太子的脸上也落下泪来,他一一扶起张光和李禹,和声劝道:“不必伤心了,我从长乐宫出来的时候,就知道会有这一天,现在又反对陛下的征伐,早就有心理准备了。据德才浅薄,朽木难堪重任,忝居太子之位三十年,实在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今日总算是轻松了。二位此去,当尽忠职守,搏取你们应有的荣华富贵,据也就心安了。”

张光和李禹泣不成声,却又无可奈何,如果陛下直接放弃了太子,他们还有可能弃官而去,可是现在陛下并没有直接说废除太子,而且有可能任用皇孙,他们受了太子之托,就只能接受陛下的任命,否则太子不仅救不回来,连皇孙都会受到牵连。

张光陪着皇孙走了,李禹也跟着走了,太子枯坐着,看着同样面如死灰的石德。石德失望之极,他想不明白,自己的官职比张光和李禹都要高,为什么天子把他们当人才调走了,却放着自己不动,太子既然明存暗废,那么留着自己,是不是也意味着从此断绝的仕途?

“师傅,还请你帮我拟一份告病请辞太子表。”太子看着石德,好半天才说了一句话。

李禹不顾怒气冲冲的李维和李越的瞪视,满脸怒气的站在卫风面前,直直的看着卫风,一点行礼的意思也没有,只是一点诚意也没有的抱了抱拳。

“李大人?”卫风笑嘻嘻的站起身来,绕着李禹转了两圈:“我们有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