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下奴就是黑户,是没有记录在册的。是不纳良的。袁绍养这些大族,等于是吃了冀州大半的税收。
“没错,冀州本就多大族,袁绍入冀州后,宽而厚,更助涨了大族的气焰,如今大半人口都是户下奴。”沮授解释道。
“多大族,其心就必异。”曹禅猜出了沮授接下来要说的话,喃喃道。也知道了沮授的计策。
大族多,势力就多。异心者也越多。更何况曹禅现在兵临城下,破国之祸已经形成。异心者肯定更多。有人肯定想要叛离袁绍,投归曹禅。
心下感叹了一声,果然用人,不是单单知道才能就行的。还需要用在刀刃上。
了解冀州的沮授,对于袁绍的弱点,知之甚深。而郭嘉,戏志才却是初来乍到,所知不深啊。
“我想聘先生入魏为臣,不知先生意下如何?”这个时候,这句话算是问的很白痴了,但是由必须问。
正式的招揽嘛。
“愿为魏君谋划。”沮授下拜道。
沮授投奔,固然可喜,但是现在却也不是欢喜的时候,随着身份的提高,曹禅要想招揽各种样的人,已经不像当初那般艰难了。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怎么对付袁绍,听了沮授的几句话,曹禅要还是不能攻破袁绍,就只能是智商太低了。
曹禅的名声并不好,他屠戮过大族,在河东,屠杀了整个卫氏。所以,现在的信都还勉强能抱成一团。
但曹禅如果言辞陈恳一下,弄几分书信进去。很简单就能瓦解,使得信都城内内乱。
先安抚那些大族,至于如何治理,收拾这些吃国家鲜血的蛀虫,就是将来的事情了。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这种办法才是见的太多了,用的也很多。
对敌人始终都是残忍的。
打发走了沮授,曹禅再次召集了孙坚,跟孙坚说了一下,就让他集中军中所有识字的人,写一封言辞恳切的劝降文书。
保证入信都后,不屠戮大族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