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陪县怎么办?”曹禅很快就意识到了王遂话中的深意,出声问道。
王遂赞赏的看了眼女婿,能这么快的意识到自己的意思。这女婿不愧是他看重的。
晁能当了一辈子县令了,如今都快到不惑之年了。升官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反而在陪县是山高皇帝远,威望也很重。地位牢固。而且还可以庇佑王,曹两家。
但是现在有人让他升官了。
“这次流匪之乱,你伯父上报给了陈留方面,你伯父只是略微提了下自己,功劳都给你写着。但是襄邑那边典韦杀了县令的事情,却给你拖了后腿。有人借机向陈留太守董浑进言,抹消了你的功劳。把这斩首数千的功劳都算到你伯父的头上了。因此你伯父升官了,昨日就已经动身。去河内做太守。朝廷也将不日派遣县令下来。”王遂把其中始末说了一遍。
“伯父升官的情况还不算太糟,关键的是,新来的县令如果与我们有仇?那才是灭顶之灾。”曹禅立刻意识到了其中的关键,沉吟了片刻,抬头对王遂道。
“没错。这新县令才是关键。因此我给太原王家在洛阳任职的官员写了封信,直接派人送去了。这新县令不一定是我们两家的亲近人,但绝对不能是颍川侯他们的亲信。”王遂道。
曹禅默然,颍川侯是皇帝的堂弟。这是优势,再加上曹家的诸多敌人周旋。王家只依靠太原主脉的力量已经明显不够了。
而且太原王家肯不肯尽力也不知道。毕竟都几代人过去了,太原王家与陪城王家已经渐渐疏远了。
这一点王遂心里清楚,因此王遂心中只想上边派遣来一个无关紧要的局外人来做县令。这样王曹两家才有回旋的余地。
“这样下去恐怕不行。岳父与十常侍,或是大将军何进有没有联系?”曹禅心中却知道如果单单靠太原王家的力量,肯定会失败。想了想,曹禅抬头问王遂到。
这个时代中,后世赫赫有名的诸侯们都还是小人物。真正的大人物就那么几个,十常侍,何进是其中最大的势力了。
“与这两个人中任何一人有联系,就会得罪另一人,后患无穷。我与你伯父能在小小的陪县内安逸,就是因为与这两人没有任何的瓜葛。”王遂摇头道。
政治上没有任何野心,自然也就保持中立。这是王遂与晁能的聪明之处。
曹禅失望之余,也对王遂与晁错佩服的很。在政治上能够抛却种种诱惑,始终保持中立。虽然最终成就有限,但却保住了性命。
在这大汉朝阴暗的天空下安身立命。这才是聪明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