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日的朝会上,李隆基收到了王忠嗣上的表。表中,王忠嗣详详细细地“汇报”了他纳奚人都督李大辅幼妹为妾的前因后果,同时还将他跟李大辅之间的数封往来信件都送达了高力士的手中,然后由高力士转呈。
但接下来,出乎李隆基意外的是,萧睿拿着安禄山的奏折,慨然出班替安禄山参了王忠嗣一本,罪名就是安禄山奏折上的内容。
满朝文武闻听萧睿的参奏,不禁目瞪口呆震惊不已。王忠嗣竟然能做出这等欺君罔上大逆不道的行为?虽然没有几个人相信,但文武大臣们又深知,萧睿似乎也不会无中生有。
听着朝会上群臣的窃窃私语声,李隆基不由有些心烦意乱。他狠狠地瞪了萧睿一眼,暗暗骂他坏了自己的安排。
李隆基对王忠嗣非常了解,在接到李林甫转呈的安禄山关于参奏王忠嗣诛杀奚人的奏表后,他根本不相信,第一个感觉就是安禄山居心不良。而接下来,他得到的消息是,安禄山向李林甫和萧睿行贿,委托两人上奏转呈,就更加深了这种观感。
但他没有证据。最起码,在他手下的秘密组织影子中的人,没从饶乐城一带赶回来带回确凿的消息和证据之前,他既不会动王忠嗣,也不会动安禄山,他会压下此事保持沉默。
安禄山其人,在皇帝心里的印象大大降低,降至了冰点。这与历史的走向似乎有些不符,萧睿心里有时也在想,这是不是跟自己的穿越有关,某些历史局部的细节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杨玉环成为了他的娇妻,就没有了以后的杨贵妃,而没有了杨贵妃,自然就没有了安禄山的邀功取宠,再加上萧睿的暗中“斡旋”——似乎,历史的走向也纯属一种必然。
李隆基想要保持沉默,但此事却被他的好女婿萧睿给捅了出来。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在正式的朝廷朝会之上,李隆基再也不能装糊涂了。
他犹豫了一下,将此事的调查权交给了老奸巨猾的李林甫,然后怒气冲冲地拂袖退朝。在群臣看来,皇帝这是在为王忠嗣的胆大妄为而愤怒,只有李林甫和高力士心知肚明,皇帝的怒火是冲着萧睿的。看到高力士临走时投来的担心一瞥,萧睿笑了笑,扭头离开朝堂而去。
李隆基脚步匆匆行走着,步履之快让随身的宫女太监们都有些跟不上趟。就算是高力士,也得时不时小跑几步,才能跟上他的步伐。
在御书房的门口,李隆基突然停下脚步,怒道,“老东西,去把萧睿给朕找来,朕倒是要看看,他到底收了那安禄山多少钱财?”
高力士叹了口气,“皇上,据老奴得到的消息是,虽然安禄山送了厚礼,萧睿也收纳无误。但是,萧睿却将安禄山送来的珍稀古玩都转送给了惠妃娘娘……”
李隆基一怔,皱了皱眉,“好个小子,他到底是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