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页

画堂归 只今 1236 字 2022-10-20

“公爷说的不错,这信楼要建的够高,在最上头辟开四面,但开口不要太大,要让外面的人难以进入和攀援,以保证楼上的人安全可以随时传递消息。”卫宜宁点点头说。

“只是平常传递消息都是通过击鼓,军中的号令都是统一的,就算变化也能渐渐摸出规律来。像徐敬峰这样的人肯定很快就能明白。倘若双方作战,这边的消息传递出去,突厥人也会听到,很快就能破译出来,这该怎么办?”钟野有些为难的问。

卫宜宁低头思索了半天,说道:“这也好办,晴天的时候可用各色旗子代替,但每条消息最少也要用五种颜色的旗子搭配,彼此间顺序不一致,传递的信息也不尽相同。咱们的人要提前熟记,五种棋子搭配起来就有数不清的意思,突厥人想要参悟只怕也难。夜里可用火光,不同方式挥动,传达不同的意思。”

第784章 春耕

天气晴朗,刮着微风。

凉州城外的荒野上处处都有烟火,那是开荒的人们在烧荒。

枯草太茂盛,没有办法耕种,需得放火将其焚烧。

既省力又能给土地提供肥料。

不过烧过的地要进行深翻,否则草根还是会发芽。

钟野和卫宜宁也在其中,他们不要任何帮手,就夫妻两个在劳作。

地界已经划好了,荒草已经快要烧完了,留下一片焦黑的印记。

“明天叫人来这里打一眼井,”钟野背着手看着眼前的这片地说:“总要经常灌溉,菜蔬才会长得好。”

“公爷可知道一眼井能浇灌多少土地?”卫宜宁抬头问。

“这个我还真请教过,周围二十亩足够了,咱们这里打了井,周围的几户人家都可以用。”钟野道。

“公爷,我想以咱们两个的名义给开荒的百姓打一百眼井,”卫宜宁说道:“专给离河渠远的土地。”

打一口井的花费并不算大,可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讲也是一笔支出。尤其是那些本来就很贫困的百姓,还真拿不出打井的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