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靠近他,你就会觉出几分冷意,目光锋利的好像刀子一般乱飘。
没办法,从大理寺,到都察院,再到御史中丞,他的宦途轨迹,决定了他的处事方式,当初的温文君子,已是一去不复返了。
他的形象,其实跟传说中唐时来俊臣,狄仁杰有些相仿,皆为皇帝爪牙,为诸臣所忌惮……
监察百官,大权在握,与中书,枢密分庭抗礼,实际上,已然来到位极人臣,百官侧目的位置上了。
而御史台也正因为有了他,才能另起炉灶,从受中书辖制的境地中脱颖而出,愈显权责……
作为御史中丞,张世杰也一直在谋求一种超然独立的地位。
而科举制度的改革,以及武学的建立,确实给了他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御史台下面的衙门的人员任免,更少的受到来自其他衙门的干扰。
张世杰本人,也屡次流露出,在都察院,军察院,御史等处任职之官员,不再任意转任其他文武职位的意思,志向远大,却也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了。
一直以来,张世杰也在寻求赵石的支持。
但在赵石看来,这么下去,御史台差不多也就成了锦衣卫。
监察百官,再有了处置之权,不是锦衣卫是什么?
尤其是现在,已经有了这样的苗头,军察院的触角是军中虞侯,都察院的触角则是各地按察使。
再要不受中书,枢密的牵制,你想做什么?
没了赵石的支持,张世杰多少也就息了心思,因为在他看来,这位表弟才是朝廷中最为开明的重臣,他说不成,那么旁人九成九也是如此了。
不过说起来,这几年,赵石对他的观感从当初的不待见,到后来的稍稍敬重,直到如今,则变成了多少有些亲近了。
原因嘛,除了他们地位越来越相近之外,也因为这两年间,在赵石面前,直言不讳劝赵石不要过于疏离于朝政,提防小人作祟的人里面,就有张世杰一个。
非常难得,也让赵石觉得,张世杰虽然迂腐了些,但为人还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