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0页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999 字 2022-10-20

但这毕竟是灭国之功,而附带的,大秦又多了一个属国,也就是回鹘汗国。

这样的功绩,封赏乃题中应有之义。

而借此,也能淡化一下成武八年科举改制带来的诸多混乱。

但当大秦长安各个衙门纷纷开衙,署理公务的时候,大秦明远司收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消息。

后周摄政王赵氏,废周帝柴氏,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年号新庆。

实际上,自成武七年开始,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后周将有内乱,摄政王赵氏总览朝政,安插亲信,不遗余力,居心叵测之处,路人皆知矣。

后周赵氏,终于走到这一步,没多少人觉得奇怪,后周的政体,本就奇哉怪也,权臣在侧,隔有数代,才至于此,这才是让人比较困惑的地方。

但大秦没多少准备,因为从成武六年攻周之后,大秦国策已定,罢兵息戈,专注内政,如此已有两载。

而照现在的情形,这个国策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但此番诱惑力太大了些,有些朝中重臣,即便知道重启战端,对大秦来说,并不算太好的选择,也有些犹疑了起来。

改朝换代,必有乱生,这必定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对大秦更为有利的是,蒙古人占据辽东,开始连年南下,拖住了河北王李任权,若大秦再次挥兵东进,当年故事,再不会重演了。

这就是天下大势,变幻的有点太快了。

消息来到长安,一石激起千层浪,成武皇帝陛下立即招群臣入宫商议。

但没有谁能像诸葛武侯般,枯坐隆中,便晓天下之势,更不能像他般,一语而定将来数十年间的风云变幻。

群臣意见不一,却都有着道理,越是如此,越是让皇帝陛下难以下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