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承回京入枢密院的时候,赵石就知道,他的野心很大,而且,政见非常鲜明。
其实,当时赵石就有点怀疑,这位正经出身当年西军的大将,是因为延州镇军的补给,常年不怎么充足,而多年怨念所在,才弄出来那么大一篇文章。
如今看来,这怀疑也不算无的放矢。
他着眼之处,就在如今大秦的后勤补给上面。
他对大秦现在的弓弩,刀枪以及盔甲,都很不满意。
当然,他对军队整编,同样热衷,当初和赵石商量的时候,后勤辎重只是一个方面罢了……
而现在,因为种燧的原因,他还算有着克制,只拿出了这个来做文章。
不过,当他的枢密使之职越来越稳固之后,会做些什么出来,就很难预料了。
无疑,新上任的枢密使大人,是野心勃勃之辈。
张承说了很多,但在赵石看来,重点其实就一个,工艺。
没有工艺的提升,张承所说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而张承明显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所以,他最终提出的解决之道,就是工匠。
工部的匠作监,在他看来一无是处。
这么多年下来,能与西夏相持,秦军确实有着装备上的优势,这个自不待言,但这远远不够,在同等兵力之下,当年延州镇军也很难战胜西夏精锐。
碰到了西夏铁鹞子,秦军的伤亡更是极其惨重,所以说,秦军装备就算有优势,也极为有限。
赵石非常赞同张承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