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而干脆,而这样的气势,别说女人了,在男人身上也不多见。
一番话,让赵石也摒去了其他杂念,直接点了点头,他承认,这事确实因国武监而起,只不过,香侯府接过了差事,做的有点不妥而已。
但人家当面把话挑明到这个地步,对赵石而言,再要兜圈子,不但于事无补,甚至会让人瞧的小了。
赵石手指敲打了一下桌案,却发出砰的一声大响,让女人吓了一跳,拧着眉头就看赵石。
赵石却是笑道:“听我说啊……”
“第一,杏林盛会不能拖了,回去选个黄道吉日,把日子定下来,请帖也都发下去,晋国公府和香侯府同时署名。”
“第二,到宫内请一道恩旨,不需要皇帝陛下的,太皇太后娘娘或者皇后娘娘的都行,让太医署和国武监出人来全权主持,几个大医正要最少请出两位来,当然,人越多越好,这样一来,才能名正言顺,咱们虽然出钱出力,但朝廷才是正主儿,这一点,一定要分清了……”
“第三,参会之人,要仔细甄别,名声不够的不成,医术不精的,更不成,乱哄哄的,只能留人笑柄,只有去芜存菁,才能办上一场真正的盛会。”
“第四,朝廷的恩典,我亲自来办,大不了入宫跟陛下求肯一下,若没有这个,再多的说辞,也打动不了人心。”
“第五,要想别人把家底拿出来,就不能让他们有后顾之忧,朝廷封赏,不一定能完全做到这一点,需要很多人出力……嗯,比如说,一旦在杏林盛会上扬名,可以让他在乡间划出一片地方来,办一所医署,是挂在太医署名下,还是国武监这里,商量着来,一旦办起来,所有行医于此处的大夫,都需要这所医署同意,这才是实惠……”
“当然,这只是举个例子,细节处肯定有所疏漏,地方官府同不同意,其他地方行医之人会不会闹起来,是不是能够利国利民,等等,都需要仔细斟酌考量。”
“还有,这一次若是办成了,便可以以为惯例,我大秦的疆土越来越广,名医也只会越来越多,这杏林会若是办下去,只会越来越好……”
“所以,不能故步自封,要广开门路,比如说,那些异族之属,往往也会有奇思妙想,不妨都引过来,给这盛会添些声势,说不定也能有所收获。”
“再有……嗯,还有什么,我也说不上来了,要我说啊,天下聪明人多了,光咱们两个在这里说话,又能做出多大的事情来,不若集思广益来好些。”
女人呆呆想了半晌,之后笑着翘起大拇指,“将军果然不凡,飞翼佩服之至。”
赵石举杯示意,心里却没有得意,办个医学交流会罢了,算不得什么大事儿,而且,还只能说是半官方的民间盛会。
最难的地方,其实不在于怎么来办,而是在于怎么能让这些人把真学问拿出来,充实到国武监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