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页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1172 字 2022-10-20

这样的关系,让他们根本无法建立起任何的私交,谁也无法向对方低头,谁要是稍微示弱,在威望上以及权位上的损失,将让他们无法忍受。

他们或许有的时候会有所默契,但要说谁来就谁,却都是不可能的。

很显然,汪道存在用着手段,要将事情弄的大一些,而且,还想同他建立一些默契。

不过李承乾可不想趟这一摊浑水,而且,他也有着自己的判断。

说实话,除了朝廷政争之外,他更倾向于先伐西夏,再定中原,从纯粹的军略角度来看,平定西夏,对于将来中原之战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牢固的后方,让大秦处于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位,就如当年平蜀,不但除去了一个后患,而且,让大秦有了一个粮仓。

之后四处征伐,都是建立于这个基础之上,若非粮草充足,大秦如今哪能如此强盛,威加于诸国?

没有了西夏的牵制,大秦征伐中原,将再无后顾之忧,即便略有小败,于大局也是无损。

从得到的消息看,他的这些想法,却与那位同为景王府旧人出身,与他深有恩怨的家伙不谋而合。

而在他看来,此乃军国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管是汪道存,还是大将军赵石,在这个事情上做的那些,他都看着不太顺眼,私心太重,真真愧对朝廷恩遇。

当然,虽然鄙夷着这两位可谓是宿敌的家伙的为人行事,但要说该怎么做,他也有些犹豫。

这个时候,一些心腹以及幕僚的进言就无比重要了。

最终打动他的一句话,是他府中幕僚金老夫子意味深长的说出来的,“冠军大将军年岁几何?”

不用多说什么了,只这一句,就足够了,说来也是可笑,当年那人的年岁,也正是他最瞧不上的地方,如今让他下定主意的,却正是基于这一点。

实际上,幕僚们说的再多,也只是帮助他下决心而已,他宦海沉浮这许多年,有什么是他想不通透的?

而又有人进言,“汪真如年纪老朽,不合陛下心意,如今又与赵柱国相争,去位之日怕是不远了,大人方当盛年,何不趁势争上一争,以遂多年心愿?如果大人为枢密使,兵部多有故旧,却非是汪真如可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