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午,晚上各两课的时光,就成了最难熬的时候,讲堂几位看上去温和无比,但却总是笑里藏刀的教书先生也就有了花脸狐狸的绰号,当然,这会儿却是以杜橓卿为首的十余个读书人,一天之中最惬意的时光了。
杜橓卿在穿着灰扑扑的国武监生员学服,已是跑的两条腿都快木了,几个月下来,人瘦了许多,脸也黑了不少,不过精气神却与其他人一样,都是越来越足,大冷天的,身上脸上都是汗水,寒风一吹,冷的人脑仁都疼,但只要你动起来,就还能撑着,停下来才是和自己过不去呢。
不过想停下来也不成,后面那头恶犬可从来不会手下留情,而让杜橓卿更忌惮的则是那位的嘴巴,阴损的就像毒蛇的信子,每吐一句出来,都能让人羞惭欲死,尝试了多次的他,可真不愿以身试法。
“塞外欲纷纭……”
以往斯斯文文的杜橓卿想也不想,扯开嗓子就跟着众人吼了起来,“塞外欲纷纭,雌雄犹未分。明堂占气色,华盖辨星文。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军。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
“侠客重周游……”
“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秋。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
……
一首首壮人心志的从军行,边塞曲下来,虽说被寒风灌了一肚子,舌头冻的都有些麻了,但确实让人热血翻涌,不知不觉间,便又跑了老远……
第0666章 多事
比起喧嚣的景兴四年来,景兴五年这一年过的分外平静,就像经历了暴风雨的海面,乌云压顶,狂风怒号过后,雨过天晴,风平浪静。
不过也非没有引人注目之事,经过长达一年的勾心斗角,唇枪舌剑,几经波折,大秦和后周终于定盟于长安,时人皆称之为“长安之盟”。
不过因秦周两国一直以来尚算相安无事,所以盟约定的颇为保守公平,两国谁也没占多少便宜,拿后世的眼光的来看,到像是一个互助条约,但正因如此,也多浮于表面,看不出两国有多少诚意,更像是两国交好的一个见证罢了。
而南唐在此事上去落了后手,本来与大秦交往在先,此时却处境尴尬,彻底失了先手,但南唐承平已久,素以大唐正朔自居,开口求娶大秦长公主遭拒之后,许是觉着失了上国颜面,便再未遣使来秦,显是有了绝交之意。
这些政治层面上的东西,对于民风粗放豪爽的秦人来说,处理起来还较为生涩,其中颇有些为后人所争议的地方,和前秦比起来,少了许多的强势,显得有些缩手缩脚。
但实际上,确也有许多原因束缚住了秦人手脚,除了大秦与西夏,金国征战多年,于外事之上,主战之声一直是朝堂上下的主流,和议少有人提起,即便是当年三十万大军西征,一败涂地,也不曾有人提议与西夏议和,反是朝堂上下,一片的欲与西夏人死战的声音,由此可见,秦人之勇武好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秦的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