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景帝放下筷子,和声问道:“你之后有何打算,朕想听听,若是可行,朕现在就准了你。”
赵石直起身子,暗道了一声,好处来了,之前他心里便已有了计较,这会却还是故作沉吟,半晌之后,才正色道:“微臣晋羽林中郎将之职,还没到任,也不知有没有难处,但……但微臣知道,这……这羽林中郎将管的事情也不多,相信臣能应付的来,不过陛下也知道臣的性子,不是整日坐衙的材料……”
“再有,臣此次领兵回来,除了身心俱疲之外,也颇觉出些自己不足之处,趁着这个功夫,臣想寻几位先生,多学一些是一些,以备将来之需,还有就是……有些话在陛下面前,臣也不知该不该说。”
景帝目光闪动,显是有了几分兴趣,“你非吞吞吐吐之人,但说无妨,朕还能罪你不成?”
“微臣前几日觉着家中过于吵闹,所以出城了一趟,到西山大营转了一圈,离开年许,那里却又荒凉不少,臣心里也有几分感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人事来去起伏,真还得看老天爷的意思……”
“之后臣又去了武学,却也还是一般情景,瞧那境况,比之西山大营还有不如,臣心里就有些发堵,当初武学乃陛下御口钦定,由折大将军出任山长,这才几年光景?就已经物是人非,作鸟兽散,臣不知,也不想知道其中道理……”
“臣还是那句老话,读书的书生们想做官,十年寒窗,科考不成,还能为吏,为吏不成,还能在家教育童子,总不愁一碗饭吃,一朝金榜题名,便能飞上枝头,衣食不愁,还能成人上之人,朝廷对读书之人优容至此,到了武学这里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
听到这里的时候,景帝已经瞪起了眼睛,话音还没落,就一拍桌子,沉声道:“朝廷取士,乃国之大政,岂是你可以轻易论之的?”
许是觉得话说的太重了些,接下来却是温和了些,但脸色却再不复方才柔和,心中也有了些懊恼,暗忖,这个心腹也太过大胆了些,没想到竟是直接奔着朝廷取士大礼去了,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个上面,连他这个帝王都要慎重其事,何况他一个武臣,若不敲打一下,以后还能得了?
心里这般想着,嘴上已经接着道:“这等话在朕面前休要再提,出宫之后,也把这些忘了,今日也就是你我君臣二人,若在金殿之上,让群臣听得,朕也保不得你,知不知道?”
这就纯是一片爱护之心,谁也说不出什么来,但赵石却抬起头,在景帝看来,这少年脸上已满是阴沉倔强之色,自己方才一番温勉训诫一点用也起。
“微臣不敢,也没想指摘朝廷论才大典,只是觉得不公。”赵石声音浑厚,而又坚定,相比之后要说的话,这个气势却是必定要拿出来的。
“朝廷取士,自隋唐而始,便是如此,非臣一个武臣敢于置喙,但臣却要说,文德武略,缺一不可,文武并举,方可使国运昌隆,这个赵石懂得,朝中诸公懂得,陛下也懂得,但自隋唐以降,文人可靠文笔求富贵,武人也能凭刀枪赚功劳,但相比之下,不公之处却显而易见。”
“文人按部就班,便能衣食无忧,而我武人浴血沙场,却有几个人能荣归乡里,让乡邻左右以我等为荣?”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这是汉乐府里面的一首词,大意是一个自小从军的老兵归来乡里,家中却早已变成了坟地,而煮好了食物,却没人来陪,不由潸然泪下的凄凉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