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尽苦心弄出来的这个东西,几个人看着也是眼晕,更不知道合不合适,还好,自家伯爷也是不学无术,对于士子之学一窍不通,瞧不出这大杂烩哪个是头,哪个是尾,李博文那里更是坏笑着道了一句,诸位真是开古之先河,在下能参与其间,真乃幸事啊,哈哈……说罢哈哈大笑,其他几个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却也忍俊不禁……
不过几个人却未想到,所谓歪打正着就是如此了,就这么一篇篇,囫囵个儿的教下来,却让赵石颇感兴趣,出师表什么的更是背的滚瓜烂熟,和瞅着那些四书五经之类的正经学问哭大仇深的模样可是天差地远。
能学进去便好,南十八,陈常寿两个也不为己甚,只管将这些最多只能说是陶冶情操,拓展心胸见识的文章一股脑的填进赵石的脑袋。
到得后来,几个人再接再厉,将各种游记,记事什么的也弄了出来,只为了能引起赵石读书的兴趣,这么教人,几个人都是头一次,若是谁家正式拜在门下的学生弟子,这么教肯定就是误人子弟了,但眼前这位总不能以常理度之,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第0625章 出城
总的来说,赵石接下来的日子过的很是悠闲,若非冬去春来时节,依然春寒料峭,不然带着家人眷属去城南庄子住上几日,或是到西山游玩也说不定。
悠闲的日子过的不快不慢,一身的血腥气却渐渐褪去,略显急躁,焦虑的情绪也慢慢平复了下来,将士百战归来,后遗症不少,只是没人去注意罢了,赵石也是不免,只是和旁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有这个心理准备,可以有目的的进行调节,接着这平静安逸的日子,渐渐舒缓自己的情绪……
其他人就不成了,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暴躁倾向,比如杜山虎就因为小事,甩手给了自家婆娘两巴掌,下手重了些,让他婆娘半个多月没在人前露面。
张锋聚回延州省亲,没在跟前,张嗣忠这厮却是去酒楼喝酒,不但没给人家钱,还连掌柜带伙计锤了个遍,之后还跟几个赶到的差役动上了手,闹的更大,连兵部都惊动了的。
段从文,杨胜几个世家子在青楼喝的烂醉如泥,被人抬回家,段瑞平日到是不哼不哈的,这次闹的却是最大,这厮带着几个亲兵去赌坊赌钱,差点把赌坊给拆了,还动了刀子,见了血,就差没闹出人命来了,最后还是赵石亲自去衙门将几个人领了回来。
要说羽林军出这样的事情也不在少数,但作为其中的领兵官,接连闹出这等麻烦,那还用所吗?
这还是几个领兵官儿,其他将校回到家中,打老婆,骂孩子那都是常事,两个多月,于闹市殴斗的就有十余起,涉及命案的也有一桩,不知是好是坏的是,这个时代和后世大不相同,人治胜于法治,对于有功将士是宽容的不得了,再加上家中疏通,连人命案子都压了下来,只陪了金银了事,其他人最多只是在衙门关了几天也就没事了,寒毛都没掉上一根。
到是羽林军的军法就不那么好过了,一个个屁股开花,赵石跟是传令,若再有人喝酒闹事,除军法从事之外,还要上报兵部,削其职权,才堪堪将这个不好的苗头刹住。
不过还是有御史上书弹驳得胜伯赵石纵容麾下军兵,于闹市殴斗杀人等事,对于武将来说,这无疑是个攻讦的好借口,但话说回来,时候却是选的不对,便是兵部尚书李承乾听闻此事之后,也只淡淡说了一句,构陷有功之臣?读书人啊,嘿嘿……
果然,此人上书之后,便如石入海,没了声息,之后不多时,上书的那个御史据说便被打发去了蜀中,至于是不是因为上书弹驳得胜伯的缘故,就说不太清楚了。
但赵石这里,却是特意将杜山虎等人轮番叫到跟前相谈,之后闹事的便渐渐少了起来,据说很有些管不住自己的,被弄去了西山大营,孤零零的守营去了,管事的正是张嗣忠和段瑞两个折腾的最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