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页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2104 字 2022-10-20

“啊?陛下……”李士芳不由一惊,暗道,难道弄巧成拙了?他知道这些时日皇帝心绪不宁,这一番也并非真个手足无措至此,不过是想逗人一笑罢了,不想却听了这么一句,不过转眼看到眼前这位陛下眼角眉梢蕴着笑意,并无震怒之色,知道这不过是玩笑之言罢了,不过君口无戏言,心中不由惴惴,一句陛下恕罪没出口,换成了,“陛下金口玉言,自然说什么是什么……”

景帝却是不想再逗弄于他,毕竟帝王之尊,口出轻浮,即有浅薄之嫌,收了笑意正色道:“即是金口玉言,岂容更改?你可知错?”

“呃……陛下见微知著,微臣这点私心自然难逃陛下慧眼,不过微臣也是一片忠心……士林华选,金榜题名,士子十年寒窗苦读皆寄望于此,而今秋闱再延,陛下可知如今长安有多少寒门士子寄居寓所,生活无着?年关将近,天寒地冻,这冷的不但是我大秦千万百姓以及前敌将士,还有我大秦士子报国之心啊,陛下……”

景帝本来还存着揶揄之心,但听了这番话,却是悚然动容,李士芳虽有才名,为他钦点为翰林待诏,常伴君侧,但真说起来,在他心里,李士芳却偏于弄臣之属,按平常话说,也就是陪着说说话,解解闷的主儿,真要说起大事来,李士芳根本不够分量,不想玩笑之间,却能说出这等有见地的话来。

“难为你还有这番心思……到是朕有些疏忽了,事后拟旨,让户部按……国子监生员之常俸,发于贫寒士子,此事交你去办,你性子疲惫,不要出什么差错才好,不然朕唯你是问……”

“谢陛下隆恩,陛下这番慈心……”李士芳立时喜上眉梢,虽说最终有些差强人意,但总算没白说了这番话,以后他李士芳在士林之间的名声可又高了几分不是。

“朕还没说完呢,瞧你这个样子,喜怒行之于外,无半点稳重样子,怎堪重任?在这个上面,你得学学……赵石赵柱国才成,人家年方弱冠,就已经是四品将军,领兵征战于外,建功立业,而今又能出使川中……你已过而立之年,什么时候才能如赵石般替朕分忧啊?”

听到赵石的名字,李士芳先是心中一凛,听到后来,却又一喜,赵石是什么人?自古以来,能如那小子般受恩如此之重,受宠如此之深的,又能有几人?这个比方打的……从此也能看出陛下对自己期许之深了的。

不过他心里有鬼,这话不怎么好接口,于是顺着李玄谨的语气道:“陛下教训的是,和赵大人相比,臣虚度光阴,却是不成器的很了。”

景帝李玄谨摆了摆手,眼睛望向厅外,嘘出一口长气,沉吟片刻,这才接着道:“无需妄自菲薄……即是你能说出今天这番话来,朕就全了你的心愿,今岁不会开考,这是已经定下了的,但朕已决定,明春必开恩科,你资望不足,虽有才名,却无建树,不好轻予重任,明春开科之时,就任个副审官吧,替朕选出一些德才兼备,不尚空言的人才出来,也就算对得起朕了……”

第0528章 战报(三)

啪的一声脆响,回荡在乾元殿略显空荡的空间中,就连职守在乾元殿外的小太监们都不禁打了个哆嗦,再听着外面隐隐传来的霹雳扒拉的板子声,每个人心里都冒出了寒气,外面那挨板子的可不是旁人,是当今圣上龙潜旧邸中人,当今皇宫之中数一数二的人物儿,宫中唯一的三品太监大总管,不仅兼有内务府事,据传还掌管着内衙,若是在前朝,可不就是高力士,李辅国之类的人物?虽说不知道这位在宫中荣宠无二的总管大人为何触怒了皇上,但圣上雷霆震怒那是真的……

加上那些衣朱带紫的朝中重臣从眼前匆匆进入内殿,却一个都没出来,每个人心里都明白,这是出大事了,曹总管是第一个倒霉的,也不哪个出门没看黄历的是第二个……

“尔等说,这是什么?近二十万大军入蜀,征战年余,调动民力无数,粮草军械无数,银两逾百万……蜀都破后,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耳,朝堂上下都以为大局已定,朕一再说,要小心事有反复,或有蜀中旧臣,忠贞之士,狼子野心之徒,存勤王之心,火中取栗之念,在我轻忽之际,阴谋反乱,尔等是不是都当了耳旁风?是不是都在想着功劳簿上会不会有自己的名字?

蜀中已逾十日未有战报军情,尔等就没想着多问一句?李承乾,你这个兵部尚书是怎么当的?嗯?

还有,大战过后,有贼子蠢蠢欲动,能无半点迹象?竟然……竟然还有我大秦将领参与其中,如此骇人听闻之事,枢密诸人,就没一点察觉警视?审官诸司是白设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