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这一闹,范天养也是老脸通红,自己女儿什么心性他自然清楚,从小就很有些精灵古怪,之前就在内宅冷木头,冷木头的乱叫,怎么说也不听,很有些不满意这桩亲事的意思,这时说不准就是故意的,让人看了笑话,还是女婿亲自来送聘礼的时候,他这做父亲的可是面上无光的很了。
之后尴尬一直不去,说起婚期等事的时候,自也是赵石说什么是什么,本来打算在家中做了婚事的,也改成了选定日子之后,到京师完婚,赵石也不隐瞒,跟范天养直说了李金花之事,娶完正妻之后就要娶平妻进门儿。
在这事上面,范天养心里虽然不怎么舒服,但也自知无能为力,毕竟眼前这个人已经是朝廷命官,听说那官儿做的还是前途无量那种,看样子之后三妻四妾恐怕是免不了的,这时向自己说起,对他倒也算很有些尊重的意思在里面了,只是以后要跟女儿说说这妇道之事了,不然到了京里,入官宦之门,大妇若是受了欺负,那才叫一个没脸呢。
这些事情敲定下来,便是晚宴,喝起酒来,赵石也不客气,将桌上的准泰山大人灌的东倒西歪,两个大舅子也没跑了,都是被人抬出去的,和上次一样,还是独自带人回去到张家安住。
回到赵家庄,又呆了半月,这一日,准备起行回京之时,却是收到了张承的亲笔信笺……
第0435章 明尊(一)
张承的信虽然很是简单,但却派自己的一个族侄将信送来,很是郑重,信上没什么客套话,直奔主题。
许是知道赵石也是带兵之人,对军中之事清楚的很,一些细节上的事情根本没提,第一个便说到如今南军的兵马招讨使吴宁,评语却是不低,调度有方,有大将之风。
赵石也就明白,这位将门之后很是有些手段的,试想一下,大军云集,各路将领汇聚,能让像张承这样的悍将说出这么一句话来,没些手段怎么成?
吴宁这人他却也打听过了,吴家和杨家有姻亲关系,可以说是杨家一系的将领,当初同门下平章事杨感被贬到南方,能安安稳稳呆了十年,得吴家助力良多,想来吴宁这个兵马招讨使也是杨相推荐,不然大秦良将不少,也不会轮到偏居于一隅的吴宁。
信上接下来说的便是军容士气之类的事情,也能用信上的一句话来代替,所视之处,皆我大秦之精锐,百战之劲旅,禁军镇军间次分明,军纪严明,令行禁止,皆枕戈以待南向……
看到这里,赵石便也知道,军队虽杂,但士气却高,估计众将也没将后蜀军旅放在眼里,而且都认为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就在眼前,东征之后,大军就开始调动,到现在已经数月之久,眼见春暖花开,可能这些亟待立功的将军们已经快要憋不住了吧?
信中接下来说的都是粮草军资的事情了,金州已然成了一个大粮仓,民夫络绎于途,金州的粮草已经足够十五万大军半年之用,大秦南方更是在征发众多的民夫以及团练输运粮草军械……
赵石眼前浮现出道途之上,人山人海的情景,第一个反应便是这赌注算是赌大了,简直就是孤注一掷,此时正是春耕之时,征发民夫如此之众,今岁大秦的粮食出产肯定要受到影响的,至于会减少多少,这就要户部的人来计算了。
若是川中战局胶着,在川中得不到一点好处,士卒死伤还是小事,大秦这些年积攒的家底一旦消耗干净,必定是个元气大伤的结局,结果如何实在难以预料。
这信里面充斥着一股隐隐的狂热,很容易就能想见张承如今是如何的心情,开疆拓土,定一国之功,恐怕没有哪个将军能禁受得住这样的诱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