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将卿 临安教司 3102 字 2022-08-27

而白建业似乎很是忌讳他妥协的样子,伸手掐住他的下巴道:“把弱点暴露在自己不能左右的人面前,是大忌,而在放了狠话后又姿态绵软,是愚蠢。”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谋逆是真,身为人臣,你为什么要去给谋逆之子通风报信?”

“那对父亲而言,何为忠君,何为忠臣?”似是被白建业连番话语击中激怒,白秉臣打落钳制住自己下巴的手,质问道:“父亲参与谋逆,已是不忠,进而出卖旧友,是为不义,父亲做了不忠不义之人,还要来问我何为忠义吗?”

“父亲有事瞒着我。”白秉臣笃定地把话说出口,经过一夜的反复斟酌,他在白建业的话中找到了矛盾之处。

“昨夜,父亲真的想要悄悄回府,不被人察觉,为什么要绕路经过我的书房,在我发现信件之后,还任由我翻看,不予阻止?”

面对白秉臣的反击,白建业眼中的薄怒竟渐渐平息下来,他没有插话,就静静地站在一边,听着白秉臣的质疑。

“父亲要是真的想命人把周越带回来,大可不必提前知会我,况且,在外头的人并不是蒙叔。父亲是有意在试探我对谋逆的态度?”

从昨日父亲的反常举动到今日的步步紧逼,白秉臣隐约能感受到这件事的背后有什么隐情,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是什么样的事,让与皇家有着姻亲关系的梅家选择谋逆,世代在马背上拱卫疆土的钱柳两家跟随其后,就连父亲这样明哲保身的文官也参与其中。

据白秉臣所知,梅贵妃虽深受皇上宠爱,可从未有过子嗣,膝下也不曾有长久抚育的皇子,梅家不可能为了夺嫡逼宫,钱家和柳家更没有什么明面上支持的皇子,那他们的谋反不为谋求上位,倒更像是......清君侧?

这些本是白秉臣一夜的推想,可在今日见了父亲的态度后,更是信了几分自己的猜测。

黎国国君世代信奉辅帝阁可治国安邦,自开国皇帝赵和裕起,阁臣的地位是远远高于普通官吏的。无论是外敌还算内政,阁臣的意见在皇帝的心中都有着举足若轻的地位。

白秉臣修撰三年史书,对黎国世代的阁臣也有大致的了解。即便史书上对待辅帝阁的都是溢于言表的赞赏之辞,可字里行间还是透露着一个事实:自黎国第四代君主穆烈帝禅位后,辅帝阁选出的阁臣一代不如一代。

稍微好点的顶多嚯嚯自己,做些访仙问道的春秋大梦,顶多算上个不务政事,可要是摊上个祸乱朝纲,左右君心的阁臣,那就是置国本于险地了,比如伴随君驾的当朝阁臣卫洮。

穆昭帝赵郢刚登基时,卫洮还能算得上是个贤臣,提出的民生策论也颇有成效,保了赵郢十几年稳坐帝位。可随着权柄下移,卫洮愈发张狂起来,打压武将,兴修土木,蛊惑君心。

可他也是个聪明人,从不过于出头,都先私下说服赵郢接受自己的政见,等到皇帝的诏书颁下,有意见的大臣们也只能干瞪眼,顺从地听取君命。

而苍山是开国志中辅帝阁诞生的地点,是每代阁臣由仙谕选出的地方。几位世家叔伯选择陛下在苍山行宫时发起兵变,或许正是存了一网打尽的心思,他们要除去的不只是一个卫洮,而是整个辅帝阁。

想到这里,白秉臣心中震颤更深,他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父亲,梗在心头想要问出的话却一个也问不出来。

他清楚地知道,这样的决定是有多么的愚蠢和孤勇。除却开国国君见过辅帝阁主人外,至今都无人窥见其真容。世间对辅帝阁唯一的了解只有随着每代君主置换的阁臣,和一纸只有帝王才能分辨出真假的任命阁臣的仙谕。

那个随着开国皇帝征战四方的辅帝阁主人到底是人是仙,是否还存在于世,都无人知晓。在这样的情况下,几家武将意图用兵攻打,以人力对抗虚无缥缈的一个人,实在是不明智的选择。

这样浅显的道理,白秉臣这样一个渉朝堂未深的人都能看的出来,叔伯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关系利害。可他们仍旧决定如此,背后到底掺杂着多少的无奈和思量?

若不是白建业有意引导,白秉臣是万万想不到,看似平静的朝局背后,隐藏着这样的暗潮汹涌。

他看着白建业,惊觉自己好像从未了解过他,心中的念头百转,一时不知自己的父亲在这场谋划中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而他向陛下告发此事,又是怀有怎样的目的。

见白秉臣眼中流光波动,知他心中疑虑千头万绪,白建业轻叹一口气,从怀中掏出一只玉扳指,递给他。

接过那只玉扳指,白秉臣仔细端详了一会,只觉玉质极好,看着像是皇家用品,其余一概看不出来。

白建业的目光却跟随着玉扳指,眼中尽是崇敬,“你可知我们白家最初的来历?”

作者有话说:

中秋节快乐!!月饼石榴吃起来!

明天不更~

第54章 继祖志

平白的一问,让白秉臣愣怔在当地。

桌案上的线香燃烧着,落下一节灰烬,一点红光明明暗暗,白秉臣的心也随之沉沉浮浮,不得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