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魏赛尔·帕夏率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最精锐的陆军投降之后,这些仓促动员起来的军队,战斗力无疑属于极其低下的。他们很多都是农民,刚刚放下锄头拿起武器,绝大部分人仅仅是刚刚学会了开枪而已。让他们去抵抗联军,那根本就是让他们去送死。
仅仅两天之后,德奥联军在前线部署的防线就被击溃了。面对和平联盟军队的进攻,他们只能够狼狈的向北逃离,选择用空间来换时间。
这个时候,巴尔干半岛上的那些土著民族开始发挥他们的作用了。他们纷纷举兵起事,到处破坏铁路线,炸毁桥梁,或者为和平联盟军队充当带路党。这使得德奥联军几乎是陷入到了人民战争的汪洋之中。有了当地人的支持之后,和平联盟的进军就要容易得多了。反观德奥联军,则有点寸步难行的感觉。一旦被和平联盟军队追上的话,往往是必死无疑。
当日历翻到了1864年的时候,巴尔干半岛上的会战已经进入到尾声了。德奥联军在巴尔干半岛上遭遇了惨败。上百万的德军,损失惨重,超过五十万人在战争当中被打死打伤或者俘虏。至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他们的部队战斗力本来就比较低下。在战场上更是被当作了炮灰使用。两百万军队在不到半个月的战斗当中就损失过半。剩余的军队也已经完全斗志全无,根本就无法继续作战了。
1864年1月12日,和平联盟军队包围了索菲亚,德军在和平联盟的包围圈没有形成之前就先一步的向北撤退了。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的行动则要迟缓一些,以至于他们被包围在了城内。连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和一干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重臣们,也没有能够逃掉。
1月14日,和平联盟向索菲亚发动总共,上百万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陆军,几乎是到了一触即溃的地步。面对和平联盟陆军的猛烈炮击,以及来自于天空的轰炸,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陆军抱头鼠窜。不少人在遇到和平联盟军队之后,直接选择了投降。
到了1月15日之后,索菲亚大半城区已经落入了和平联盟军队的控制之中了。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重臣们求见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希望他做出最后的决断。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也知道,现在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了。他很后悔,为了自己的野心,葬送了整个国家。但是,后悔是没有用的。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下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陆军放下武器,向中华帝国投降。而他自己,则选择在索菲亚的清真寺当中举火自焚,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死亡之后,整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就完蛋了。虽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太子穆罕默德·穆拉德在德国人的支持下组建了流亡政府。但那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了。
第1540章 轰炸油田
巴尔干会战以中华帝国,或者说是以和平联盟的胜利而告终。在这一战当中,和平联盟同神圣同盟,共投入六百多万军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最后的两百多万军队,全部损失殆尽。德国陆军的一百万人,见机不对,提前撤退,这才撤走了大约五十多万人,没有被全部消灭。
德军撤退到多瑙河北岸之后,沿河构筑防线。并且紧急从国内抽调了两百万大军增援。这才稳定了多瑙河防线。总体而言双方再一次的进入了对峙阶段。当然,这只不过是暂时的。一旦天气转暖,前线的部队完成休整的话,战争必然会重新开始。
经过巴尔干半岛这一战之后,神圣同盟中的一个强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经被灭亡了。这使得德意志帝国已经快要陷入孤家寡人之中了。能够继续协助德意志帝国作战的国家,除了俄国之外,就只有孤悬海外的英国了。至于北欧三国,他们根本就不愿意参与到战争当中来。特别是在形势对神圣同盟极度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就更加不愿意派遣军队去送死了。
至于俄国和英国,这两国也完全处于危机之中。俄国在战争当中损失的军队已经超过三百万了。剩余的军队,虽然依旧有三百万。但是,都是战斗力低下的垃圾部队,指望他们和精锐的帝国陆军对抗,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因此,东线战场的上主力,依旧是德国陆军。英国在大不列颠岛上的攻势也已经被遏止住了。中华帝国虽然只有一个集团军在大不列颠岛上。但却起到了主要的作用。现在,爱尔兰共和国和苏格兰王国已经开始了反击。随着整体战局对神圣同盟非常不利,英国陆军的表现,也已经不如战前那么勇猛了。毕竟,现在看起来,这一战神圣同盟似乎会输掉战争。
巴尔干之战的惨败,让德皇威廉一世大为愤怒。这一战不仅使得德国失去了一个盟友,还使得德国损失了五十万精锐部队。更重要的是,普洛耶什蒂油田,也受到中国军队的威胁。只要打过多瑙河,再往北进攻数十公里,就能够威胁到普洛耶什蒂油田了。要知道,这个油田出产的石油,已经占到了现在德国使用的石油的六成了。另外的四成,都只能够依靠德国在战前建立的石油储备来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