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页

上面盖的印章许多,若有幸那些人青史有名,这本书自然不会被埋没。

正如郁止所说,这本书成功存活到了后世,并且因为记载了当时社会的许多习俗和人文地理风情,颇具研究价值,里面有些文章段落还被要求熟读并背诵,令许多学生苦不堪言。

课堂上,几个学渣窃窃私语,“又到了讲《竹马记》时候了,这个郁止真的好烦啊,学历史有他,学政治有他,学语文还有他,听说大约金融系还会遇见他,他能不能不要这么能干啊!”

“唉,没办法,谁让他能干呢,出身好,长得好,才学好,智商高,官途好,感情生活更是不能再圆满,一个被老天爷宠爱的男人,哪里是我们这种被老天爷随手甩下来的人能比的,只能乖乖被压制了。”

“从小到大背了他不知道多少诗,可这个《竹马记》是学语文里他的作品中最讨厌的,其他也就算了,学这篇还得被迫吃他喂的狗粮,想想我们学得苦哈哈,人家甜甜蜜蜜,就很气。”

“就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明明写这本书时他还活着,还很年轻,却预料到了今后几十年的生活,诡异又神秘!”

“学历史也是,他跟他老公的cp将古代ip发展推到了巅峰,据说当时无论什么东西,只要打着他俩的名号,就不愁没人买账,写他们的话本能堆满一个屋,想想就可怕。”

“最不可思议的难道不是连当时的皇帝都在磕吗?!不仅起居注上有明确记载,还有这本《竹马记》,那可是有几十个大佬联名过的无价之宝!”

“别说了,越说越恨,越听越羡慕,人家过的才是神仙日子,从小不仅没吃苦,还跟竹马早恋,长大后什么磨难都没有,直接成亲,堪称同性恋成功典范。做官一路青云直上,做了三代帝师,最顽劣的那个皇帝到了他面前都得乖觉。人家还多才多艺,名留青史,继续祸害我们这些花朵……”

“你们怎么不说了?”

“刘维维,你知道这么多,那就起来给我们背诵一下全文。”

“……”

这一世沐云里先走一步,早在察觉他身体不好时,郁止便辞官带着人去京郊定居。

两人侄子侄女不少,轮流照看他们,郁止也不愿意拒绝他们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