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稚鱼并不知道陆星言的经过,也不知他驻足了很久。
她和雁雁坐在学校的长椅上吃完她们的晚饭,随手把垃圾扔进旁边的垃圾桶,手挽手去上晚自习了。
她们在两个班的连接之处挥手告别,约定下晚自习的时候再一起走。
江稚鱼一进班级的时候就看到了陆星言,江稚鱼坚信,这一定是宿敌之间的缘分,所以她第一眼就看到了他,这大概是上天给她的某种暗示,暗示她学习绝不能懈怠,早日把陆星言拉下马。
于是江稚鱼雄赳赳气昂昂地在第1排找了个位置,掏出一本南通小题,开始做题。
过了大概10分钟人到齐了,班主任也进来了。
班主任说:“先排个座位表吧,到走廊上排个队,男生和女生分开来,由矮到高,依次往后排成两队。”
班主任摸着下巴寻思了半天,终于给每个人都安排了合适的座位,江稚鱼坐在第1排,陆星言坐在倒数第2排。
江稚鱼的同桌是个圆脸短发的小姑娘,她把自己的姓名写在纸上,很害羞的对江稚鱼笑。
江稚鱼的同桌叫何书彤,一看就是个软妹。
何书彤问江稚鱼:“班长你往后在干什么呀?”
江稚鱼把视线从后面几排收回来,幽幽的感慨道:“哎!好想再长高几厘米啊!”
江稚鱼现在的身高是1米62,梦想有生之年长到1米67。
何书彤能跟江稚鱼坐在一起,说明两人的身高差不多,何书彤深有同感的点点头。
7:00的时候,喇叭里突然传来了声音,是一个很温柔的女声:“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年毕业班高三1班的亓英……”
广播里的女声刚报出自己的名字,何书彤就低低惊呼一声:“她是今年b市的高考状元!理科竞赛班的亓英学姐——”
江稚鱼知道这个名字,在亓英获得高考状元的那一刻起,她的名字就传遍了b市的大街小巷。
亓英上过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全部都拉了横条庆贺。
值得说一句的是,亓英出生于b市下面的一个县,是中考从乡镇里考上来的,她这高中三年基本上都是住校。
亓英成了高考状元的消息传回去,她上过的小学在门口放了三天鞭炮,在必经的十字路口挂了红条幅:欢迎各位家长选择高考状元亓英的母校xx小学。
然后无数家长挤破了头,b城本来就是个小城,下面的县城就更不用说了,随便什么新鲜事都能传得人尽皆知。
于是大家伙嗑着瓜子听八卦,什么校长他老婆家亲戚的孩子和书记姑姑家的孩子……
总而言之,对于小城里的人们来讲,你成了高考状元,人生就截然不同了。
从后面的发展来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话也确实不错。
何书彤小声对江稚鱼说:“亓英学姐是我的偶像……”她不好意思的说:“我原先初中也不是在市里读的,就希望能像亓英学习那样考出去,最好是个985,211也成——”
或许这话听在别人耳朵里有些狂妄,难不成985211是地里的大白菜,任你挑吗?但是放在竞赛班里,谁也不觉得这话奇怪,甚至还觉得这话过于谦虚了。
b城中学是b城里的龙头老大,在其他学校为了抢好生源抢的头破血流的时候,在其他学校基本上都给中考全市前100名开出优厚的奖学金的时候,只有b城中学学费照收不误,是的,你没听错,不仅没有奖学金,学费照交,只给状元免了一个学期的学费,800块钱。
很好,不愧是你,b城中学。
但b城中学这么做,不是没有底气的,在b城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要你进入b城高中,你的一只脚就踏入了一本线。
抛去分部不谈,只谈本部的600个学生,今年的一本率高达99%,以至于那一个没上一本的倒霉蛋是如此显眼。
而竞赛班更是汇集了全市最优秀的学生,从市区从各个县区,上万的孩子里面,就筛选出了这么100多个人。
而这个人数,一直到高三还会再减少,不是所有人都能留在竞赛班里。
大家默认每年的市状元都会从b中的竞赛班里出。
只是遗憾的是,b中已经很多年没有出过省状元了,最好的情况也只是全省前10名。
而最后留在竞赛班里的同学,最差也是个211。
江稚鱼一点也不觉得何书彤这话说的狂妄,因为她的想法比何书彤更大胆。
说起来除了亓英上过的小学中学拿亓英的名头招生,还有不少出来碰瓷的各大辅导班,纷纷宣称亓英在他们家上过辅导课。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高中学子,大概都听说过亓英的名字。
亓英学姐的普通话很标准,像是在念一首娓娓道来的诗:“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会在这里度过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三年,这段时光无疑是辛苦的,因为陪伴你们的只有书山题海,做不完的立体几何,算不完的磁场……但是三年后,当我再回顾这段岁月,就连下课后去抢食堂的时光都是那样美好……祝你们有一个新的开始,也祝你们在三年后,金榜题名,不负青春。”
何书彤捧着下巴说:“亓英学姐好温柔啊——”
江稚鱼也发出了感慨:“她真的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她手上抓着一支黑笔,无意识的在草稿纸上写下亓英两个字。
亓英的广播结束后,教师陷入了良久的沉默,就连先前的窃窃私语声也完全消失了。
班主任老吴在前面看着报纸,头也不抬一下,似乎对此情此景早有预料。
江稚鱼写辅导题的劲头更足了,她希望三年后她是出现在广播里的那个人。
第1节晚自习下是7:40,教室门口出现一个穿棕色长裙,套同色系马甲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