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34章

顾银杉却心脏一紧,“难道……”

周云恩抿唇一笑,“没错,我问他你爸爸在哪个监狱服刑。”

他全身肌肉都紧绷着,“他说了?”

“嗯。”

顾银杉心里涌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缓了缓才说:“谢谢你。”

周振国也很感兴趣,“离咱们这儿远吗?”

“不远,也就六百多公里,开车一天就到了。”

“那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去看看他?监狱应该可以探视的吧?”

周云恩道:“等回s市以后估计又会变得很忙,所以干脆就这几天去吧,看完我们再回s市。”

顾银杉好不容易平复的心情又紧张起来,一颗心咚咚地跳着,随时要冲出胸口。

这么多年不见,父亲如今是什么模样?说实话,他已经不记得他当年的样子,只隐约感觉是个很高的个子,以至于自己不仰头都看不见他的脸。

他在监狱过得还好吗?家里一直没人去看他,他是不是很难过?

他希望见到自己吗?

无数个问题萦绕心头,弄得他魂不守舍,机械地跟在两人后面。

回到家后,周振国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徐丽华,后者非常舍不得。

“这才回来待了几天啊,就一个礼拜吧,又要走了……唉,再见面估计要等明年过年了,怎么不多玩几天呢。”

周云恩拉起她因操劳家务变得十分粗糙的手,轻声说:

“你们什么时候想我了,直接买两张车票,去s市玩十天半个月的,反正爸爸现在也能走路了,过去方便得很。”

“好吧,本来我跟你爸还想着趁你们在家,把家里改造一下呢。”

“改造?”

“你们回来不是老没地方睡么,害得银杉他不是睡客厅就是睡店里,正好旁边车棚是空的,现在三轮车也卖了,干脆拉几车砖和几包水泥来,把它修成一个房间,买套家具摆进去,以后专给银杉睡。”

周云恩忙说:“我们一年也住不了两天,太麻烦了吧。”

“不麻烦,他也是咱们家人,自己家怎么能不留房间呢?”

“这……”

她看向顾银杉,后者终于回过神,看着眼前历经风雨的平房,想了想说:

“要不把它推倒,盖成楼房吧?”

母女俩都惊讶地看着他。

“盖成楼房?”

“平房房间少,一家人住不开,梅雨天潮湿,冬天又漏风,干脆盖成两三层的,每层两个房间一个卫生间,在井里安装一台抽水泵,用水管将水送到卫生间和厨房去,像城市里的自来水那样。”

徐丽华呆呆地听着,忍不住问:

“那得花多少钱啊?”

“十万总够了。”

“十万?不要不要!”她连忙摆手,“你们又不常回来住,家里就是我和你爸,盖那么贵的房子做什么。”

周振国也道:“当年这栋平房才花了两千块,能住到我们养老呢。”

“你们既然要在这里面养老,更该盖好点了。地上铺防滑地砖,免得泥地打滑,柴火灶改成煤气灶或者电磁炉,就不用再砍柴了。卫生间要装上马桶,老人半夜去茅房上厕所,也很容易摔跤的。”

夫妻俩都听得目瞪口呆,周振国道:

“真的不用,我们过惯了这种生活,你要是搞得像城里的房子一样,反而住得不舒服呢。”

周云恩斜眼,“你们去年在s市不就挺舒服的么?天天说这里好那里好,现在我们把那套房子给你们搬回村子里来,反倒不好啦?”

“你这个丫头,搬回来得多少钱啊。”

“我们能赚钱,不缺钱。”

两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周振国退让了一步。

“盖房子可以,时代变了,也确实该换换。不过我们现在种菜也能赚钱,所以你们一分钱都别往家寄,帮忙在装修的时候出出主意就行。”

周云恩哟呵了一声,“爸,你那些菜地真能赚钱啊?”

“一年好几万呢,开玩笑。”

“真好!你们都能赚钱,那我就等着大学毕业回家享福了。”

周振国佯装生气,捏了捏她的鼻子。

周云恩一只手搂着他的胳膊,一只手搂着顾银杉的胳膊,说:

“咱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在家又蹭了几天吃喝,2000年大年初五,三人便准备出发。

回来时桑塔纳装得满满的,回去时仍然满满的。

徐丽华搜罗了一切他们能用得上吃得上的东西,什么咸鱼腊肉的就别提了,连地里的萝卜都给他们塞了好几棵,就差没将屋子旁边的老槐树也□□让他们带走。

周云恩坐进去连忙关上车门。

“好了好了,别塞了,真的装不下了……”

徐丽华又从车窗递进来一兜子茶叶蛋,放在她腿上。

“路上饿了吃,别忘记了。”

周云恩欲哭无泪,“怎么回回路上都是吃茶叶蛋啊。”

“这不是好吃又方便么。”

“方便面才方便呢。”

“那种东西是化学材料做的,不健康,哪里比得上茶叶蛋有营养。”

“好吧,我们得走了。”

徐丽华连忙让出道路,与周振国站在一起。

“路上小心啊,车子开慢点。”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看着汽车缓缓离去,两人还是湿了眼眶。

小伙一边转弯一边松了口气。

“终于能走了。”

周云恩抱着鸡蛋道:“怎么?嫌我家不好啊?”

他连忙解释:“怎么可能?我巴不得多住几天呢,叔叔阿姨贼热情了。”

“那你还说终于能走?”

“唉,村子里那个叫狗剩的男的,天天让我开车带他去镇上玩,我都说了不行了还要催我去。”

顾银杉脑中浮现出一个吊儿郎当的身影,“你不用搭理他。”

“我也不想,这不天天躲着他么,现在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周云恩靠在椅背上,舒服地望着窗外风景。

雪没有化,厚厚地铺了一层,草丛、田野、山头……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偶尔有黑色鸟影掠过,消失在天际线处。

“又走了……”

她喃喃地说。

顾银杉的头往这边偏了点。

“舍不得?”

能舍得么?这里可曾是她心里的世外桃源,要不是为了钱,她愿意一辈子呆在山村里。

“要不你以后在镇上开家分店,我来当店长。每天睡到自然醒,去店里看看生意查查账,下午就回村子里,跟我妈学包饺子,看我爸种菜,跟黑子去山里抓野鸡,好不好?”

她又浮想翩翩起来。

顾银杉一口回绝,“不好。”

周云恩瞪他。

“我在哪里,你就得在哪里。”

顾银杉仿佛为了证明自己的话似的,抓住她的手,握得紧紧的。

不过等汽车驶入国道后,他的一颗心便飞向了监狱,没精力再管她了。

顾父入狱十几年,从来没人探视过,肯定很孤单。

监狱里条件也很苦,于是在经过城市时,周云恩特地找了家超市,买了许多东西。

毛衣、保暖内衣、棉被、棉鞋、牛肉干、巧克力、饼干……以及各种日常生活能用到的东西。

顾银杉有点担心,“监狱能同意拿给他么?”

“先备着呗,到时批准拿什么就拿什么。”

“好。”

看着路上的标识,离监狱越来越近了,顾银杉的心情也变得紧张又沉重。

晚上找了家旅馆休息,第二天上午,他们抵达监狱门口。

外面是一片荒地,人烟稀少,监狱的造型像他们曾经应聘过的大工厂,只不过外围多了圈高耸的围墙和铁丝网。

门口有人站岗,看起来非常森严。

顾银杉有点抗拒了,手心微微冒汗。

“要不还是算了。”

他们这么多年没见面,认不认得出来都不一定,根本没话可说。

周云恩率先下车,转身来拉他。

“到都到了,不见面怎么行?叔叔肯定很高兴的。”

“真的吗?”

如果自己入狱,亲人十几年里一次都不来,他只会恨他们。

“你是他儿子,他看见你当然高兴了,快出来!”

周云恩加大力度,把他从车厢里拽出来。

小伙留下来看车,两人拎着准备好的东西走到大门外。

站岗的狱警拦住他们。

“什么人?”

周云恩说:“我们来探视顾长伟的,他是1985年过来服刑的,身份证号是。”

“你们是他什么人?”

“他是他儿子,叫顾银杉。”

“那你呢?”

“我……”

周云恩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时,顾银杉说:“她是我未婚妻。”

“把身份证件出示一下。”

两人忙将身份证递过去,还有镇里派出所出具的探监证明。

对方看了一遍,将其递给另一位狱警。

“在这里等候批准。”

说完就没再理会他们了。

周云恩闲着无聊,朝里张望。

里面的风景看起来很单调,光秃秃的水泥地,深灰色的楼房,沿着路边种了一排树,树叶已经掉光了。

墙上贴着醒目的标语:积极改造,天天向上。

这跟学校倒是差不多,她忍不住笑了下,想叫顾银杉看标语,却发现对方一直浓眉紧锁,很紧张的样子。

于是她也不好意思笑了,抹抹脸颊,陪他一起耐心等待。

过了十多分钟,那位狱警出来了,让他们跟他进去。

两人被带到一个大房间里,正中间隔出一道半墙,墙和天花板之间是铁栅栏,两边摆着许多凳子。

除了他们以外并没有别人,狱警说:

“今天不是会见日,本来不该让你们会面的,但是领导考虑到他这么多年从没见过家人,你们老家又远,所以特准你们探视。”

周云恩立刻说:“谢谢领导!”

狱警退到一旁,而另一边的门外,已经响起脚步声。

顾银杉气息变得紊乱,死死盯着那扇门。

忽然,一只柔软的手握住他的手,周云恩低声说:

“笑一笑吧。”

紧绷的身体终于放松,顾银杉深吸一口气,努力扬起嘴角。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