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好端端的,又提他做什么!”常浩轩没好气地白了费柏翰一眼,一扭脸把头偏了回去。

戚景思入京不久,冷眼瞧了半天,也没瞧出这常浩轩的火气是打哪里来的。

费柏翰倒是个大大咧咧的性子,他不与常浩轩计较,也不在乎朱先生说了什么,但医愚轩里总还有几个不服气的。

“我们再不济也都是有名有姓的……”前排不知道何处,一人声不大不小地嘀咕着:“为何要与一个书童下人做了同窗?”

朱先生闻言也不恼,他轻轻捻着额下白须,点了点刚才说话的少年,“此处名为医愚轩,何解?”

少年愤愤地低下头,不言。

“言毅,你来讲。”

小巴瞧了眼冲自己点头的言斐,缓缓起身,低头答话,“西汉刘向有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医愚轩内顿时物议如沸。

去年年头,晟明帝在皇家大宴上前脚刚提了一句“治学可以兴国”,太子李璞后脚就上书要兴办官学,培养后生,还特请了告老还乡已近十八载的帝师出山坐镇。

晟明帝亲笔御书“豫麟书院”四个大字的匾额还挂在门前,能坐在此处的少年,即使不如费柏翰这样的显赫出身,也都是朝廷正四品以上得了举荐的官宦子弟。

后来还是得四皇子李璠御前提了一句“有教无类”,豫麟书院才做样子似的收了几个平民出身的孩子。

但即便不是士族宗亲,如言斐这般进了书院的也都是富庶人家,海样的银子砸通了关系,才能挤进来。

这群人中混进了路边讨口出身的小巴本就打眼,现在这叫花子竟然有名有姓,甚至看似颇得帝师青眼,人群难免不忿。

朱夫子并不出言打断堂下众议,他只清清嗓子朗声道:“此处取名医愚轩,便是要告诉你们,这里是做学问的地方——”

“旁的东西,思虑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