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金陵那一出大戏相比,韶关这儿早已被夷为了平地,这千疮百孔的关墙,终于是守不住了,明军只得后撤数十里,退去了梅关。
这梅关地处南岭境内北部、西部、南部地势崛起,中部与东部凹陷,形成三面环山,朝东敞开的丘陵盆地,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部、西部和东南部层山叠嶂,又是一处雄关,自郝家起兵之后,朝廷便将这里视作是军事要塞,一直都在修筑,如今谅山军夺了韶关,这梅关自然而然,也就成了至关重要的地方。
谅山军不能长驱直入,却也多亏了岭南的地形,自赣州到韶关起,这里是山峦起伏,连绵数百里的深山,谅山军再如何犀利,终究寸步难行。
此时交通不便,只要在这崇山峻岭中,守住一处处的关隘,便能拖延时间。
而关隘下的郝风楼,却也只有骂娘的份,这岭南、岭南,他娘的便是山岭之南,偏偏这山岭无穷无尽,谅山军的火炮都难有施展的空间,若是能到平原,倒是能发挥十成的威力,而在这里,虽然也能攻城拔寨,可是想要有什么大的进展,却有些为难了。
在这里接近半月,如今已到了夏日,天气有些潮热,夏装刚刚运来,官兵们换了装,虽没什么怨言,却依旧辛苦。
既然一时攻不下关,那么练兵却是必要的,郝风楼随时要求部众在神经紧绷的状态,不过靶子也是现成的,都是朝着关隘那儿狂轰滥炸。
紧接着,广西的消息来了,云南沐家降了谅山,老爷子敕封沐晟为黔国公,率本部人马取川贵二省,看到这消息,郝风楼终于松了口气,顿觉轻松无比,他倒不指望沐晟能随时夺取什么川贵,最重要的是,云桂二省已彻底落入郝家之手,谅山终于有了足够的战略腹地,不再随时都岌岌可危了。
如今谅山军占了云南、两广,又有定南和交趾二省作为后援,有这五省之地作为基础,人丁足有三千余万,占了天下土地和人口的三成,有了这个基础在,进可攻退可守,战事有利,则可夺取天下,战事一旦不利,便可退居韶关一线,自立为王,亦可称雄一时。
其实郝风楼也预感到,眼下战事之所以踟蹰不前,和扩张太急也有巨大的关系,广东虽是拿下,可是距离谅山太远,现在许多弊病已经显现出来,从前在广州,尚可以从海路源源不断输送物资,而如今数万大军到了韶关,一下子,谅山军的补给就不得不通过最原始的状态来进行了。
第八百二十八章:皇权争夺
这对郝风楼来说,确实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以往的谅山军过于依赖铁路和海运的补给,这两种补给最大的特点便是将整个损耗降到最低,而且一般不会耽误时间,正因为有这充足的补给,才使谅山军四处出击,并无后顾之忧。
而现如今,问题则是凸显,现在从广州到韶关,亦有五六百里的路,且山道占了不少,遇到暴雨,更是泥泞不堪。
这谅山军的补给本就不比其他军马,和明军大大不同,无论是军粮还是军服以及火药之类,素来是补给充足,几乎一个谅山军士兵的补给,至少是一个明军官兵补给的三倍以上,也就是说,要养活一个谅山军官兵,使他发挥战斗力,消耗是极大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单单利用民夫靠着肩挑输送这些物资,不但中途损耗极大,而且也很容易贻误战机。
这就是郝风楼最大的难处,若是这里靠海,郝风楼会毫不犹豫的让关下的火炮日夜轰鸣起来,炸个十天半个月,直接将这梅关夷为平地,然后迅速夺关,可是现在,补给有些艰难,火炮和火铳每日所需的火药量都是极大,再加上贸然孤军深入,只会不断拉大补给线,造成补给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