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页

几日之后,一份书信送到了谅山,到了郝政的手上。

这些日子,郝政过得并不好,他已经许久没有好好地睡过一觉了,谅山的事,不知多少都要他郝政来决定,好在一切事情都还算顺利。

这几日,他接见了一些使节,其中就有个倭人。

这些倭人也甚是可笑,竟有敲诈勒索的意思。

一年半之前,倭国闹出了一个事,或许是因为受了谅山的冲击,再加上谅山的船队肆无忌惮的遇到江户,并且倾销大量商货,导致日本国内白银外流严重,此时的倭国,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一方面白银大量外流,另一方面,谅山布和大量低廉铁器的出现,导致倭国内部,大量的小手工业者破产。

倭国的农田稀少,如今又多了许多流民,使得足利家族的幕府统治已经摇摇欲坠。

于是乎,一批破产武士联合一些早就不满于幕府统治的大名们发动了叛乱,他们打出尊彦仁天皇的口号,要求大政奉还,立志革新,要求一切效仿西洋诸国,设首席大臣,建立资政局等等。

可以说,倭国的所谓大政奉还,几乎就等同于西洋诸国的所谓陈学叛乱,只不过倭国自有国情在此,西洋诸国的实力权利大多在国王和苏丹手里,因此资政局的目的就是推翻国王和苏丹,而对于倭国来说,国政却在将军手里,为了推翻幕府,于是便搬出了所谓的天皇出来与之抗衡。

这西洋的趋势,不但影响到了倭国,这些所谓的倒幕派居然还成功了。不只是成功,彦仁天皇开始‘亲政’,倒幕派设立了资政局,一方面提倡贸易,另一方面鼓励工商。

很多事,都是难以预料的。

就比如同样是在西洋诸国,是鼓励工商,可是因为这里是谅山的后花园,工坊遍布交趾,其他诸国只是提供初级的原料而已,因为输出原料,那些商贾就能从中渔利,这便是所谓的买办经济,将交趾和谅山的货物运到本国倾销,同时大力运输运料至谅山、交趾进行加工。

而倭国却是不同,倭国走的却是另一条道路。

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倭国的资源是有,可是那儿的商贾若是想将这些资源运输到谅山来,只怕来回的船票都不够,既然做不成买办,倒卖不了资源,思来想去,似乎也只有效仿谅山,兴办工坊了。

还别说,倭人虽是沐猴而冠,却还真折腾了一条出入。倭人的工坊虽然粗糙,不过也有些模样,他们的手段无非就是山寨而已,谅山有谅山布,他们便尝试去学习,前几年有不少倭人在这谅山逗留,谅山有铁器,他们也学习锻炼钢铁,只是他们的质量,显然要差了许多,而且远远比不上谅山的生产规模,因此生产出来的价格也比谅山要高。倭国若是在西洋,它的所谓初级工坊,只怕早已被谅山碾压一百遍了。而他们显然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离谅山很远。

正因为遥远,所以他们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价格不低,可是和谅山海路运去的布匹、铁器相比,却又低廉得多,毕竟这时代,运输的成本极高,更何况是从西洋海运去倭国。

如此一来,一匹谅山布,从谅山出厂或许只需三钱银子,可是运到倭国,却必须得卖到二两银子才能保住收益,而倭国自产的倭布出厂是六钱银子,他们在本地兜售的价格却只是一两,价格足足低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