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页

杨士奇心里一下子有些恐慌了,他当然清楚,接下来要草拟的是什么圣旨,可是他又不敢相劝,只得脸色苍白的点点头,走到一边的案头,去准备好笔墨,拿起笔时,杨士奇感觉自己的手在颤抖。

朱棣自然捕捉到了他的情绪,不由笑了:“怎么,你害怕了?你在害怕什么?”

杨士奇道:“臣害怕千秋之后,又多一个父子相疑的笑谈。”

这句话,实在是大胆,杨士奇觉得这句话,也算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朱棣却并没有因此而生气,而是站起来,慢悠悠的道:“你说的是又,又多了一个,可见这父子相疑,本是天家常情,那么……就多朕一个不多,少朕一个也不少,你静下心,听朕的谕旨。”

第五百五十九章:变天了

杨士奇感觉自己的脑袋都要炸开。

这份旨意,他感觉自己拟不下去。

可是他明白,自己不是太子党,实在没有必要,去给太子据理力争,之所以心里生出遗憾,只是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依旧觉得太子才是正统。

这一次,理应不是废黜太子,可是接下来的格局,只怕要大大不同了。

朝中即将大变,而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永乐朝,自己能够安然处之么?

杨士奇不由叹了口气,蘸好了墨水,朝朱棣点点头,示意自己已经有所准备。

朱棣不疾不徐,似是已经下定决心,成竹在胸,慢悠悠的道:“太子朱高炽监国有功,为人敦厚,朝中巨细之事,俱都井井有条,前日金陵传书,说是太子染疾,不能视事,朕为君为父,心中焦灼万分,吾儿勤政如此,使朕既甚宽慰,心中又不免担心,望太子好生歇养,万不可因小失大,只是奈何朕远在北京,而国事耽搁不得,兹事体大,还望太子抱病定夺……”

说到这里,杨士奇已经是一身冷汗,天子没有申饬太子,那么问题可能更加严重了,要知道,以陛下的性子,若是痛骂一顿,甚至直接拿了鞭子,狠狠抽打一番,这事儿,或许还能善了,可是到了此时此刻,竟还不忘说几句太子劳苦功高,这意味着什么?

伴君如伴虎,皇上对太子已有不满,却是满口褒奖之词,这意味着,天子对太子十分疏远,已经有了极深的戒备。

杨士奇不由幽幽叹口气,却是莫可奈何,只得稍稍润色,将朱棣的话用圣旨的格式写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