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页

那亲军都督府责无旁贷,得举荐几个人选,供天子来圈定。

人选有三个,第一个乃是羽林卫都指挥使杨宽,这个人,朱棣有点印象,是个实诚的性子,平时沉默寡言,做事只求无过,不求有功。

亲军都督府将他列在第一位,其实这也没有错,纪纲这个人,就是太聪明了,人太聪明,未必是好事,让老实人上位,没什么不妥当。

至于第二个,叫邓鸿,此人是金吾卫的同知,跟朱棣更有一层关系,早在靖难时,曾是朱棣的亲兵,朱棣当年四处冒险,身先士卒,就是这个人,一直尾随其后,九死一生。

朱棣看到这邓鸿二字,心念一动,似乎有点犹豫了。邓鸿这个人,他是了解的,性子耿直,对自己那自是忠心耿耿,刀山火海都跟着自己去了,决不会有什么异心。

此人,倒也不失为一个好人选。

至于第三个,自然就是锦衣卫指挥使同知郝风楼了。

郝风楼的名字排在最后,意思已经很明显,亲军都督府不愿意将锦衣卫的人提拔为指挥使,理由呢,很简单,锦衣卫早已自成体系,和亲军都督府牵连越来越少,这么重要的衙门,名为亲军,实则却和都督府离心离德,这个郝风楼,在锦衣卫里又是树大根深,他若是掌了锦衣卫,就没亲军都督府什么事儿了,其他人不同,其他人是亲军其他卫里调去的,要弹压那些锦衣卫的老丘八,就少不得,得仰仗亲军都督府。

由此可见,亲军都督府在这事儿上,花费了不少功夫。

比如那个邓鸿,就是一枚暗雷,陛下,这个人可是您的亲信,你若是不圈点了他,说不过去啊。

朱棣手握朱笔,却是沉吟不动,良久,他抬起眸,唤道:“来人。”

说话间,便有个内官进来,小心翼翼的道:“陛下有何吩咐。”

朱棣靠在御椅上,叹道:“哎……郝风楼这两日,在做什么?”

“这……似乎是乏了,每日都在府上,伴着他的母亲和夫人。”

朱棣眼眸一眯:“他没去见徐皇后?”

“没,这几日都是闭门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