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眸光掠过那么一丝冷意,却还是笑吟吟的道:“你意如何?”
朱允文恳切的道:“陛下圣恩,微臣感激涕零。”
“那就起来吧,不必客气,你我叔侄之间,何需如此。这些时日,你尚需下榻京师,朕呢,少不得要时常召问,一叙叔侄之情。”
朱允文道:“微臣领旨。”
这朱允文的态度变化,却是出乎了所有人预料之外,叔侄二人一唱一和,在一场博弈之后,各自上演自己的戏码,却也让郝风楼大开了眼界。郝风楼一开始以为,这朱允文或许还会有几分矜持,谁知……此时最后一点矜持,也都荡然无存。
也就是说,当时朱允文对自己所说的,什么过去的事,都已经成了过眼云烟,从前种种,都已成空,遁入空门,只知佛祖之类的话,全都是忽悠,而且忽悠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可是现在图穷匕见,早就将佛祖他老人家忘了个一干二净。
郝风楼颇为的佛祖他老人家悲哀,他老人家不去西洋,不去东洋,偏偏来到中土,牺牲自己,渡化世人,妥妥的国际主义精神。在这中土之地,人人都现实的很,临时才抱你佛脚,想要升官发财才会记得你。人家是神仙鬼怪忽悠世人,那些打着各种幌子的神怪向人要钱要粮要女儿,在这儿,祭拜神怪,无非就是想要实在的好处。
可见佛祖的运气,和上di、zhen主之类比起来,实在有那么点儿不太好。
朱允文已退回了班中,如今木已成舟,自是有人欢喜有人愁,那些大臣们,不少人为之欢欣鼓舞,至于那些宗室,却多是如丧考妣。
郝风楼侧目看了一眼朱允文,意味深长的笑了。
朱棣显然对这件事,已经不愿意过多纠缠,他如今满肚子火气,已是怒不可遏,便不禁道:“今日,朕还要议一件事,朕有个不孝之子,平日呢,朕待他也是不薄,可是这个孽障,所作所为,实在教人齿冷,如此大逆不道,朕今日,当着诸公的面,自当明正典刑,来,将汉王带进来。”
第四百九十三章:按律当斩
朝觐到了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告一段落,而在这其中,得益最大的,莫过于是朱允文,而真正的重头戏,却并非是朱允文。
或者说,朱允文确实恶心到了朱棣,对于天子来说,这个朱允文,才是最棘手之人。可是对于整个朝野来说,汉王的生死,才是至关紧要的。
朱允文还朝,绝无可能再次登基,即便骂声再大,朱棣也绝不可能禅让,给予朱允文的,至多也就是个亲王罢了,虽然大大的打击了天子的威信,可是这对朝局,并不曾有分毫的影响。
可是现在,汉王的事关系的,却足以动摇国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