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页

此时,书房外头有个仆役小心翼翼地道了一句。

郝风楼也已习惯了,摆出一副少主人的模样,对下人们显露出威严,因此虽然年轻,可是潜移默化,已经不再是逢人和善了,恰恰相反,在这个小主人的脸上带着所有家主都一样的古板和严厉。

那青衣小帽的仆役进来,道:“老夫人听说少爷回来,叫小人来问问,是不是过去说说话。”

郝风楼冰冷而严厉的脸顿时缓和下来,这世上能融化男人的只有女人。一听到郝母,郝风楼便如烈火中烧烤的坚冰,瞬时便温和不少,他接话道:“你去回报,就说今日无事,待会儿我去问安,夜里呢,也在家里陪着母亲大人吃饭,哦,是了,让少夫人和香儿也一起来。”

这仆役连忙道:“是。”说罢,小心翼翼地离开了。

坐在这偌大的书房里,这本是郝政的书房,里头的藏书或许都是装饰,可是接触到这里,郝风楼便仿佛自己已成了古板的主人,居然情不自禁,去抽出书柜中一本书来,在灯下心不在焉地看着。

第四百五十章:急红眼了

和京师的勾心斗角相比,谅山虽然同样喧闹,同样是此起彼伏的漫天要价和落地还钱,甚至于有一些并不诚信之人以次充好,惹得沸沸扬扬,可是在这儿,终究还是与京师紧张的气氛截然相反。

这里到处都是交趾的士绅,这些人掌握了交趾绝大多数的土地,一个个腰缠万贯,挥金如土。

亦有无数入驻的商贾,个个绫罗绸缎,锦衣玉食。

其实在一开始,无论是士绅还是商贾,他们并不曾打算在这里常住。

毕竟背井离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事。

可是渐渐的,他们来到这里,有的只是想要躲避战火,有的只是想来尝试做些买卖,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一旦在这里呆久了,渐渐的,心思就定了下来。

乡中的产业,可以委托子弟和管事打理,其实作为家中主人或者是族人,实在没有事必躬亲的必要。

而在这里,通宵达旦亦是万家灯火,在这里一切街道都是整齐干净,每日有专门的人,推车垃圾车清扫街道,这里的沟渠,事先便有规划,所以不必担心,一旦下起豪雨,便会泥泞不堪。在这里,街道都扑了一层砖,而后再用泥浆抹平,道路光滑。

这里热闹,热闹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交趾的省府交州和广西桂林等地,即便是相比于最繁华的苏杭,亦是不遑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