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页

郝风楼笑了笑,将檄文奉还,说了一声好字。

杨士奇的目光也忍不住朝郝风楼撇过来,他是什么人物,自然晓得郝风楼这个家伙的厉害之处,许多人对郝风楼鄙夷,认为他是武夫,可是杨士奇却不这样看,他微微含笑,不露声色的朝郝风楼点了点头。

朱棣便道:“既如此,明日送呈文渊阁,让学士再推敲一二,择选吉日,颁布天下罢,杨爱卿,倒是辛苦了你。”

杨士奇忙道:“微臣不敢。”

朱棣微微一笑道:“你看,现在你们翰林的事算是完了,接下来就该是朕和成国公这些大老粗们的事了,杨爱卿暂且退下罢,朕要与成国公商讨出兵事宜。”

第一百八十三章:坚持己见

凡事都要讲资历,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朱能就是一个很有资历的人,他在靖难之中功居第二,第一的张玉已经死了,所以理所当然,他就是靖难功臣的代表。所以在永乐朝,论及资历二字,除了郝风楼的恩师姚广孝之外,无人能与他比肩。

而偏偏靖难这种资历往往都是能力的体现,能混到朱能这种程度,深得陛下信重,在军中素有威望,手段自然不一般。

所以朱棣任他挂帅南征,也证明对这次南征,朱棣势在必得。

杨士奇已经告退,朱能倒是开门见山,直接论起了南征的事宜,他是主帅,行军打仗的事倒没多少兴趣跟朱棣废话,无论是朱棣还是朱能,其实都明白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任何所谓的战术问题都要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眼下大家能够商讨的,无非就是战略目标和补给。

战略目标是很明确的,也很符合朱棣以及朱能的性格,无非就是摁在地上打到死为止,诛杀胡氏全族,控制整个安南,这一点其实也不必赘言,大家心知肚明,没有讨论的必要。

于是说穿了,朱能来的主要目的就只有一个,向皇上要钱粮和物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是现成的,早已调拨去了广西,云南那边,沐晟已经动了手,云南的沐家显然也囤了不少粮食,肯定管够。

可现在的问题就在于——物资。

朱能这几天走访了京师的一些军库,还有造作局,一副很不乐观的样子。

朱能很直截了当的对朱棣道:“安南多山,轻装弓弩等都是必须,微臣这几日去了许多地方,发现户部所报数目和库中所囤有极大的出入。尤其是箭矢,此次南征,糜费箭矢多不胜数,户部的簿子里说什么有箭簇一百三十万,箭杆亦有九十万,可是微臣核实之后却发现其中的箭簇和箭杆都因保存不善,要嘛腐烂,要嘛锈迹斑斑,根本不堪为用。而且数目上也有很大的出入,甚至有的库房不及簿中所录的三成,其余的尽都不翼而飞。至于刀剑,也绝大多数如此,因为保养不善,再加上以次充好,根本不堪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