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轻煦记得一年前自己归家而不自知的傻样,想也知道那时这位老家仆该有多心酸。
楚昀牵着楚韶进了岐州城,甫一进城,就听鼓乐齐鸣,鞭炮作响,岐州百姓,又或者说是南岐子民,自发分列两道,无不眼中含泪,嘴上堆笑。
“侯爷回来了”有妇人捏着手帕,又哭又笑,便有人纠正他,“如今已经改朝换代了,该称一声君后殿下。”
“中溱的皇帝又下了废后的圣旨。”
“依我说,谁都配不上楚轻煦!”
“现在大公子也回来了,不如就称一声二公子才好!”
“老侯爷在天有灵,也会高兴的。”
“二公子!!”
“欢迎二公子回家!”
岐州百姓热情难挡,楚韶才走了一小段路,怀里已不知被扔了多少花——岐州的风俗,若是真正敬佩某个人,便往他怀里掷花,如今因是冬日,楚韶便收了一大捧红梅。
岐州如今的知州姓秦,秦知州身着正式的官服,亲自赶来迎楚韶,“楚公子,微臣恭候多时了!”说着便行了个大礼。
楚韶道,“你不必行礼,我如今也只是庶民而已。”
秦知州连忙道:“公子说笑了,您是陛下心尖上的人,完完全全受得起微臣这一拜。”
废后的旨意上连一句楚韶的坏话都没有,秦知州就明白其中的关窍了——圣旨上写了什么不是最要紧的,要紧的是皇帝心里依旧重视楚韶,否则也不会亲手写了封密函敲打秦知州。
楚韶也猜到是淮祯秘密下达了圣谕,并不为难遵皇命的知州。
他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同哥哥往侯府走,路上所见的民生百态果如温砚所言,处处生机四溢,人人富足安稳。